2017年12月28日,有讀者向本報反映,位于海口市龍泉鎮上的原有肉聯廠被責令停止生產后,居民平均每天消費15頭 豬肉,不少是肉攤主自己 屠宰,且并未經過檢疫。對此,居民希望能早日建成新的屠宰場,保證市民吃到 放心肉。
?
現狀
不少攤主私宰豬肉
部分豬肉無檢疫
?
28日,記者接到讀者舉報,海口市龍泉鎮農貿市場的 生豬肉沒有經過檢驗檢疫,食用這樣的豬肉存在安全隱患,希望有關部門進行查處。
?
據了解,位于海口市龍華區龍泉鎮龍騰街的海口瓊山食品公司食品站成立于1953年,能滿足全鎮居民每日屠宰量的需求。2017年8月26日,海口市龍華區生態環境保護局對海口瓊山食品公司食品站下行政處罰決定書,指出該站需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經驗收,擅自投入使用,違反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檢驗驗收合格,該建設項目方可正式投入生產或使用”的規定,依法應予以處罰,處2萬元罰款。
?
“加上食品站豬肉屠宰區在鬧市區,對附近居民產生噪音污染。”海口瓊山食品公司食品站站長符元珍說,該站需要重新選址于8月26日被責令停止生產,鎮上的豬肉轉移到遵譚鎮屠宰。符元珍介紹,龍泉鎮每天需要消費15頭豬肉,而食品站停產后,鎮上豬肉要運到別的鎮屠宰,在運輸和成本上對攤主造成一定的困難。“目前,有幾家攤主自己屠宰豬肉。”符元珍說。
?
走訪
宰豬要去別的鎮
成本高 攤主不去
?
隨后,記者來到海口市龍泉鎮農貿市場,發現有幾家豬肉攤上的肉沒有蓋章。“豬肉是我們自己在家宰的,不會有什么問題。”攤主李先生說,市場上流通的生豬肉須經過屠宰場出具“兩證兩章”,以前他們所賣的豬肉是具備的。但今年8月,鎮上的一家肉聯廠公司被停止生產,鎮上的豬沒有地方屠宰,為此,當月28日-30日,市場曾罷市不賣生豬肉,希望政府能在龍泉鎮新建一家屠宰場。
?
“現在想要宰豬,須運到遵譚鎮屠宰,才可出具兩證兩章。”攤主王先生說,龍泉鎮距遵譚鎮有一定的距離,需要一個小時的路程,運輸費用成本要70元,再加上屠宰場收取70元的屠宰費用,成本140元,龍泉鎮政府補助30元路費。而攤主**只能賣半只豬肉,除去成本能掙100多元,但自己在家屠宰豬肉的攤主可以掙200多元。
?
“豬肉沒經過檢疫就不敢買,太不安全了。”居民王小姐說,希望相關部門能加強監管。
?
對于市場出現未檢疫豬肉的問題。當天,食藥監所分管龍泉鎮的執法人員一同來到龍泉鎮農貿市場。對經營未按規定進行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豬肉及生產經營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豬肉制品,市食藥監部門將按照《 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予以嚴厲處罰。也提醒消費者購買豬肉時,可以查看豬肉是否有“兩證”(《肉質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動物檢驗合格證明》,不要購買私宰豬肉。
?
“市場上出現這樣的問題,原因之一是攤主**賣半只豬肉,再加上屠宰場比較遠,可能成本上老百姓接受不了。”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鄧正厚說,他們也希望屠宰場能早日建成。
?
回應
新屠宰場遲遲未開建
因選址存在困難
?
“盼望新屠宰場早點建成,解決全鎮吃肉安全的問題。”符元珍說,10月份,海口市龍華區龍泉鎮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海口龍泉食品站生豬屠宰規劃實施方案中,按照合理、適當集中、保證供給、有力流通、方便群眾的原則,擬選址在龍泉151縣道荒山名地塊,面積約37畝。根據方案,屠宰場(廠應在2017年12月31日前建成竣工并申請驗收,2018年1月31日前完成驗收及定點屠宰牌證的發放。
?
然而,龍泉鎮屠宰場卻遲遲未開建。市民疑問,什么時候才能建成,盡快解決市民吃肉難問題?
?
“由于選址和環保方面問題,開建具體時間還未能確定。”海口市龍華區農業局局長王祿莊說,從現實情況來看,建設用地落實起來比較難。再就是環保的要求標準也非常嚴格,因此在選址上要考慮的問題也比較復雜。王祿莊介紹,海口市農業局原規劃中,龍華區建一個B級屠宰場,現在可以調整為建設兩個C級屠宰場,龍泉鎮一個,遵譚鎮一個。目前,遵譚鎮選址已確定在舊廠后面,但環評等方面未能達標。屠宰場原則是優先從政府儲備地里來選擇,而龍泉鎮還沒有適合的地。
?
“關于加快推進海口龍泉食品站生豬屠宰規劃實施方案中,擬選址在龍泉151縣道荒山名地塊,但這塊地又不屬于政府儲備地,是食品站站長自己租的農用地不可用。”王祿莊說,因這些困難,新的屠宰場遲遲未開建。
?
“對于龍泉鎮的現狀,我們會加大監管。”王祿莊說,今年12月份,海口市農業局、市動物檢疫防疫站、龍華區農林局、各鄉鎮政府、派出所、城管等部門聯合開展打擊私宰、走私羊等違法行為行動,共開展行動5次,成功取締違法窩點3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