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
天津市自2015年全域創建國家 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來,嚴格落實“四有兩責”,創新 監管方式,強化技術支撐,提升監管效能,著力構建社會共治格局,全市食品安全得到大幅提升。從本期開始,我們將推出3篇“食安天津”系列報道,全面介紹天津市在食品安全工作方面的新手段、新方法、新成績。敬請關注。
?
天津市市場和質量 監督 管理委員會以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為抓手,緊緊圍繞“四有兩責”,著力構建防控嚴密、執行高效的監管體系。近日,記者在天津市各區采訪調研時發現,天津市利用創新手段,在治理“三小”、“網格化”監管等方面做出了實打實的成績。
?
“三小”治理有新意
?
冬日的早上,天津市津南區淥水道海天路口處,7輛早餐車整齊有序地排列在規定區域內。每輛早餐車都配備食品操作臺、灶頭和封閉式垃圾桶等,經營商戶穿戴統一的工作服和帽子,正在向過往的市民銷售大餅夾雞排、燒餅里脊等早餐。“以前,我們自己經營早餐攤,經常躲著監管人。現在,我們有備案證,統一劃定了經營地點,放心做生意,別提多踏實了!”賣山東大煎餅的年輕夫妻高興地說。
?
津南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陳文帥介紹:“我們對轄區內的食品攤販全面實施登記備案管理,對符合規定的早餐車攤販發放食品攤販備案證明,并對他們進行食品安全培訓。”
?
早餐攤販的監管工作,是天津市治理“三小”工作的重要部分。據悉,《天津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監督管理辦法》已于2016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配套法規《天津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督管理實施細則》和《天津市食品攤販監督管理實施細則》已經印發。該管理辦法與配套法規明確,鼓勵食品生產小作坊入區經營,不斷改善生產經營條件;對食品攤販登記備案、納入監管范圍。截至目前,天津市已對16876戶食品攤販進行備案登記,中心城區共擺放早餐車1427輛。
網格監管有層次
?
2015年,天津市食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650億元,約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9%,獲證食品生產企業平均產值位居全國**。為保障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安全,天津市密織監管網絡,采取“網格化”監管手段,打通基層監管“*后一公里”。
?
“按照‘一街鎮一所’的標準,全市在各街道鄉鎮以及五大農貿批發市場,組建了244個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所。將轄區劃分成網格,由執法人員分組監管,開展日常巡查,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管理。”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副主任何福介紹,天津市按照“每個村居至少2名協管員”的標準配備了10378名食品安全村居協管員,負責隱患排查、信息報告等工作,實現監管關口前移、重心下移。
?
檢查整治有力度
?
據天津市食安辦食品安全總監崔洪濤介紹,2016年5月~11月,天津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為期7個月的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覆蓋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經營等九大領域。大檢查中,對6056個問題進行了集中處理,其中停業整頓857戶,依法取締1242戶,查扣違法食品38815千克。2017年,開展了食品藥品安全清理清查專項整治,截至9月底,共端掉“黑窩點、黑工廠、黑作坊”565家,依法取締2901家,停業整頓896家,立案查處982件,案件移交73件,罰款2056萬元。
?
截至目前,通過政府采購公開招標,包括天津市產品質量監督檢測技術研究院在內的8家檢驗檢測機構共開展食品安全***抽檢6112批次,其中不合格61批次,抽檢合格率達99.00%;市級抽檢7134批次,合格率達98.4%;區級抽檢3594批次,合格率達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