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中國 食品產業發展年會20日在京舉行。國家質量 監督 檢驗檢疫總局原副局長、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表示,目前我國 食品工業缺乏國際知名品牌,因此發展品牌經濟是關鍵。我國在向品牌經濟邁入的過程中,既要重視鼓勵創新,又要嚴打 假冒偽劣和侵權行為。他還透露,我國將在食品行業中重點打造和培育中國 茶葉、 保健品等產業的集群品牌。
?
“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我國仍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眲⑵骄硎?,雖然近年來,我國食品工業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工業體系中的首位產業,并成為全球食品工業的**大產業國,但消費者信賴的自主知名品牌不多,國際知名品牌寥寥無幾。這就導致我國雖是食品生產大國,但并不是食品品牌強國。因此,如何實現從產品到品牌的轉變是我國急需解決的問題。
?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我國發展品牌經濟具有四個優勢。一是茶葉、絲綢、陶瓷這三大民族品牌帶來廣泛的國際影響,二是相當于中等發達國家的質量總體水平,三是擁有高鐵技術等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企業和品牌,四是在產品品牌、地理標志區域品牌以及旅游城市品牌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據此劉平均認為,我國雖然今年才明確邁入質量經濟階段,但絕不是剛剛步入初級階段,而是處在質量經濟中**階段。
?
不過,我國企業小而散、假冒偽劣長期屢禁不止,缺少自主創新的內在動力、品牌缺少正面宣傳,消費者信心不足、一些國際發布的品牌榜單不科學不合理,中國缺少品牌評價國際話語權等四項問題也成為我國產業從產品到品牌的轉變的阻礙。
?
對此劉平均表示,經過不懈努力,我國已在國際品牌評價和正面宣傳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全面提升全社會品牌意識,培育、宣傳我國品牌正能量,從而提升民族自信,推動我們國家的供需結構的產業升級和供給側改革。
?
他還坦言,在品牌建設中,創新是提升產品性能和質量、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美譽度的根本途徑,也是企業加強品牌建設的底氣所在。而我國品牌想要做大做強,則要通過質量品牌提升行動,實施質量強國、品牌強國戰略,推動我國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占據主動,逐步向品牌經濟時代邁進。
?
“一方面通過建立品牌發展基金,重點扶持和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另一方面就是要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和侵權行為,保護企業的自主知識產權,保護企業自主創新的熱情。我國一旦根本遏制假冒偽劣的泛濫,中國將從質量經濟階段跨入品牌經濟時代?!眲⑵骄f。
?
他指出,我國在地理標志區域品牌、產品品牌、集群品牌、旅游城市品牌和***品牌五方面具有優勢。雖然我國的體制、機制與美歐不同,很難實現大型企業的強強聯合,但可以在政府指導下,重點從絲綢之路、初級農產品和制造業三方面打造集群的國際知名品牌。據他透露,在食品行業方面,計劃培育中國茶葉、中國養生保健產品、中國稻香米、中國森林食品、中國白酒、中國黃酒、中國啤酒、中國奶業、中國調味品等一系列集群品牌,代表中國形象參與國際競爭,提升中國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