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實惠和便利。 ?
大白菜僅售0.28元/斤
?
新鮮的蔬菜、水果,優質的品牌大米,品種繁多的肉類海鮮,甚至還有各式調味品、居家日用小商品,覆蓋了家庭消費的方方面面。坐落于繁華喧鬧的市中心,黃浦區的**家2.0版菜場開業一個月來,吸引了不少附近的居民。
?
記者昨天在這家菜場看到,其格局頗似一家精致的中型超市,但與眾不同的是,在僅有的1000平方米面積里,90%的銷售商品是食品,超過6成是瓜果蔬菜、肉類海鮮等生鮮類食品,而百貨占比只有10%。在蔬菜柜臺的海報上,記者看到了一張醒目的標價牌“大白菜0.28元/斤”。
?
“大白菜真是賣出了白菜價。”菜場運營方薈選生活超市總經理朱偉忠笑著表示,菜場的菜價比傳統菜場至少低15%。“我們有自己的大倉,綠葉菜是基地直供,減少了中間環節,價格自然就下來了。即便這樣,我們的利潤率仍有2成左右。”
?
一位家住附近的居民王阿姨深有感觸,她說,有一次在這里買了幾個小米椒,工作人員還按照標價進行了稱重,非常規范;要是到老的菜場攤位里,攤主隨意地口頭報個價格,肯定會貴上不少。
?
朱偉忠說,菜場集中采購的成本要遠低于經銷商少量的批發,這也給消費者提供了切實的實惠。
?
除了價格優勢,記者注意到,每款商品的標價都采用電子標價牌,防止了人為改動和出錯。而在肉類包裝盒上,還有一個二維碼,只要打開微信掃一掃,這塊肉產自哪里、生產日期、銷售日期、廠家信息等都能輕松追溯。“我們賣的肉都是當天的,沒有隔夜肉。”朱偉忠表示。目前,營業僅1個月,菜場**的營業額就達到8萬余元。
?
未來或將推出“共享廚房”
?
和傳統的菜場不同,運營方原來做房東收租的模式已經逐步被自營所取代。在靜安區長興路的一家2.0版菜場,相關負責人表示,開業半個月來,改造后的菜場營業額翻了一番。除了自己當菜場的“大攤主”,還邀請了光明、清美、雙匯、明珠湖等知名品牌入駐。
?
此外,在這個菜場,每天都會推出6款特價菜(其中4款為靜安區商務委優惠專柜,另外2款是菜場增設的,進一步降低菜價。在水產區則特地安置了一臺顯示屏。通過連接在水產區宰殺室里的監控攝像頭,消費者可以清晰地全程監看宰殺過程,免去了后顧之憂。
?
靜安區第二家2.0版本菜市場“萬有集市”近日也聚攏了不少人氣。記者了解到,其除了“賣菜”外,還引進了一家“大餅油條店”,今后這里將以售賣上海本土特色早餐為主,而在另一邊,還將有兩家品牌餐飲預計明年開業。
?
根據萬有靜安店的規劃,未來集市的二層和三層,還將開設“共享廚房”。“顧客在一層購買的食材,可以在二樓直接自助加工,集市將提供全套廚房設備。集市管理方還計劃引入烹飪課程,打造新型菜場的共享空間。”相關人士憧憬了一番。
?
新版標準化菜場已建33家
?
記者從上海市商務委了解到,今年上海已經新建改建33家示范性標準化菜場。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今年政府實事項目中計劃的30家。
?
市商務委副主任吳星寶強調,推進標準化菜市場2.0版轉型升級新業態發展,要實現“3個轉變”,即從著重環境硬件轉變為注重經營管理,從單一化管理公司轉變為公司化、集團化管理,從分散供應轉變為基地直供。根據相關的標準,示范性標準化菜市場全部實現“五統一”管理模式(即:統一標識、統一管理、統一結算、統一服務、統一品牌,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
朱偉忠表示,菜場的升級換代是順應消費發展的趨勢。“良好的購物環境和體驗,更低的商品價格、完善的追溯系統,將成為今后申城菜場改變的方向。從另一方面講,也對穩定菜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