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小 食品店、小 攤販是市民日常 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它們生產的燒味、燒臘、 面食、 糕點等也是中山人餐桌上的常見菜, 食材是否 衛生、加工是否規范也成為市民關心的事。
?
2017年小作坊治理列入中山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件“民生實事”,食品小作坊、小攤販監管被列入全市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和全市創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重點工程。筆者從中山市食藥監局獲悉,目前中山已建成8個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發放食品小作坊登記證172張。
?
全市完成小作坊登記占比44.4%
?
前不久新投入使用的坦洲鎮小作坊集中加工區是在原來舊廠房的基礎上改建的,一期共有19間鋪位,吸引了不少商戶入駐。“這里規劃比較完善,硬件設施也比較好,并裝備了各工場視頻監控系統,建立了專業的食品檢驗室。”做了十幾年燒味的老譚就是首批入駐的商戶之一。
?
而沙溪鎮的惠隆食品集中加工區同樣是由舊廠房改建,配有大型貨用電梯,裝配了除油排煙廢水沉淀系統,監控系統和檢驗設施也一應俱全,同時引進物業管理為商戶提供清潔消毒、垃圾處理等綜合服務。據悉,小作坊加工區都采用“集中生產、集約化管理、出廠檢驗、廠場掛鉤”的運作模式。
?
市食藥監局負責人介紹,中山目前已有8個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投入使用,小作坊均需要辦理《廣東省食品小作坊登記證》后才能經營。各鎮區對已獲證的食品小作坊將進行全覆蓋的監督檢查,建立食品小作坊“一戶一檔”的信用檔案。
?
在今年底之前,市食藥監局將指導督促所有未取得小作坊登記證的小作坊拿到該登記證。對未拿到登記證的食品小作坊,市食藥監局將在2018年1月份開始清理和查處。
?
而從10月1日起,該局已將食品小作坊登記及監管職權下放鎮區,指導小作坊經營者對加工場所、生產工藝及配方等進行全面改造并申報登記,在此舉推動下,全市發放食品小作坊登記證172張,占比44.4%,小作坊登記進度進一步加快。
須進一步完善監管和執法
?
2016年7月,中山印發了《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實施方案》,要求重點開展“五小”(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飲、小攤販、小食堂綜合治理工程。
?
“去年中山劃撥250萬元完善現有的小欖竹源、小欖食品公司、東鳳西罟、西區頤豐等4個集中加工區建設,開展視頻監控系統和食品檢驗室改造升級。對加工區內小作坊申請登記硬件改造的進行補貼,促進現有加工區規范管理和小作坊依法經營?!敝猩绞懈笔虚L徐小莉介紹,今年初,中山則把“提高小作坊集中加工區規?;剑?個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安裝視頻監控”列為“民生實事”目標任務,通過考核加分、經費補助等方式,鼓勵有條件的鎮區建設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
?
目前全市除完善現有4個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外,還在火炬開發區、三鄉、坦洲、南頭、沙溪5個鎮區新建集中加工區。
?
今年8月,市人大執法檢查組在檢查中山食品小作坊和攤販管理工作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由于資金和管理欠缺,建設進度緩慢,影響商戶選址。另外,監管資源存在不足,監管工作復雜艱巨?!笔腥舜蟪N瘯敝魅务T煜榮介紹,目前基層監管機構檢驗監測設備落后,監管技術力量較為薄弱;小攤販數量多、流動性強,占道經營;部分小作坊生產設施設備簡陋落后,生產工藝流程缺乏規范,生產過程可控性差,食品安全存在隱患較大。因此,隊伍建設還待加強,執法水平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