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雖小,責任重于泰山, 糧食安全始終是我國的頭等大事。近年來我國 糧食連年豐收,但糧食供給結構性矛盾愈加凸顯。
?
為了使糧食安全之基更牢靠、發展之基更深厚,在財政部、 國家糧食局的聯合推動下,以糧食產后 服務體系建設、質量檢驗監測體系建設和“ 中國好 糧油”行動為重點的“優質糧食工程”已于近期啟動。
?
“‘優質糧食工程’是推進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快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國家糧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抓牢“優質糧食工程”這個“牛鼻子”,將有效解決市場化形勢下農民賣糧問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動糧食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此,中央財政資金在2017年度安排了50億元予以支持。
建立糧食產后服務體系 補齊糧食機械化*后一塊“短板”
?
在糧食生產全過程中,我國農民普遍重視生產環節而忽視產后處理。我國糧食生產的耕、種、收環節基本上都已機械化,唯獨糧食產后處理環節仍舊薄弱,成為我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后一塊“短板”。
?
這一“短板”在小農散戶時期并不明顯,而隨著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等具有一定規模的現代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涌現,糧食生產經營由分散走向集中,糧食烘干、儲藏等產后服務的缺口,就成為了阻礙我國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瓶頸”。
?
于是“建立專業化社會化的糧食產后服務體系”成為了“優質糧食工程”的首要任務。
?
國家糧食局提出,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民合作社獨立建設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同時兼顧糧油加工企業等其他主體。為種糧農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的“五代”服務;推廣適用技術;指導農民科學儲糧以及對糧食分檔升值;引導農民調整生產結構,實現優糧優價。
?
“到2020年,社會化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將實現全國產糧大縣全覆蓋。”國家糧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在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上,四川、湖北等省份“走在了前面”。四川省2012年起**實施“川糧產后服務工程”,省級財政已累計安排資金2.1億元,建成了覆蓋10萬多戶農戶的產后服務體系,為農民減少糧食損失4.7億元。湖北省從2014年開始,每年安排5000萬元省級財政補助資金,已支持371家糧油加工龍頭企業、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等多元主體建設周轉倉和烘干整理設施,專門為120個市縣國有中心糧庫統一采購添置清理輸送設備190套。
完善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 守住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
糧食是*基本的食品,也是生產加工其他食品的基本原料。糧食質量安全事關國計民生。國家糧食局表示,一定要“保證廣大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安心”,當好糧食質量安全的守護者。為此,作為“優質糧食工程”的子項,完善國家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至關重要。
?
“十二五”期間,我國已初步建立國家糧食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及時封存處置不達標糧食,有效保障了口糧質量安全。但是,目前基層的糧食質量安全檢驗能力還比較薄弱。
?
“通過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我們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建立與完善由6個***、32個省級、305個市級和960個縣級糧食質檢機構構成的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著力解決糧食質量安全預警監測與檢驗把關能力不足、基層糧食質檢機構嚴重缺失的問題。” 國家糧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據悉,到2020年,我國將健全第三方糧食質量安全檢驗評價體系,實現“機構成網絡、監測全覆蓋、監管無盲區”和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動,監測覆蓋面提升60%以上、糧食產品綜合合格率提升5%以上。
?
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 以更高標準帶動品質升級
?
近年來,人民群眾對優質糧油產品的消費需求日益增長,而國內相應產品的供給卻不足,致使消費者涌向“海淘”等,大量購買力外流。
?
行業品質升級需標準先行,“中國好糧油”行動應運而生。
?
國家糧食局在2017年9月正式發布了“中國好糧油”系列標準,包括小麥、小麥粉、掛面、稻谷、大米、食用玉米、飼用玉米、大豆、食用植物油、雜糧、雜豆及生產質量控制規范,共12項。
?
“‘中國好糧油’系列標準是遴選‘中國好糧油’產品的主要依據,不僅明確了糧油的品質、安全和營養要求,同時還強調了對原料產地標識及環境等級的要求。” 國家糧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與現行標準相比,“中國好糧油”標準安全性要求更加嚴格,引入“安全指數”概念;注重加強品質評價,采用按食品加工用途、食味評分、品質特性等指標體系對產品進行分類分級;倡導“適度”加工,鼓勵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開發生產充分保留天然營養成分的健康糧油產品;更加突出營養特性;強調產品質量追溯信息,注重產品生產過程控制。
?
對于達到“中國好糧油”標準的企業,國家糧食局將建設***“好糧油”網上銷售平臺和“好糧油”線下銷售渠道,提供有公信力的產品信息推介和銷售服務。
?
已經入選“中國好糧油”名錄的企業也不是終身制,國家糧食局將實施動態管理。各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對本省遴選推薦的“中國好糧油”產品開展每年不少于兩次的全覆蓋抽檢,對產品抽檢、現場考核不符合“中國好糧油”標準要求的,以及發現產品申報信息存在弄虛作假等情況的,一經查實,立即取消稱號,調整退出“中國好糧油”產品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