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了第27批配方注冊名單,包括 三元、澳洲、和氏 乳業在內的10家企業共40個配方獲批,截止目前,共有116家企業的759個配方獲批,其 中國內企業87家,獲批配方614個,占據**優勢。2017年接近尾聲, 奶粉新政大限將至, 國產奶粉主導新政的大局已定。
?
然而,允許一個工廠申請3個配方系列9個配方產品的注冊制是否如愿起到了清理市場去產能的作用,后注冊時代加上跨境電商新稅制延期的背景下,國產奶粉行業面臨哪些問題,能否真正力壓群雄呢?
?
奶粉新政大限將至 國產奶粉企業成績亮眼
?
12月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了第27批配方注冊名單,包括三元、澳洲、和氏乳業在內的10家企業共40個配方獲批,截止目前,共有116家企業的759個配方獲批。
?
而國產乳業占據明顯優勢。數據顯示,在這719個配方中共涉及國內企業87家,獲批配方614個,優勢明顯,而外資企業29家,獲批配方總量為145個,位于下風。
?
國產奶粉企業巨頭紛紛業績亮眼,例如貝因美共有45個配方獲批,飛鶴獲批36個配方,伊利公獲批24個配方,蒙牛獲批24個配方,君樂寶獲批18個配方等。
?
而獲得頭注的貝因美因此斬獲了眾多大單,近期動作不斷。資料顯示,8月3日,貝因美旗下4個產品12個配方**批通過配方注冊,并且包攬了國家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配方注冊的0001號到0009號。自8月7日起,貝因美相繼與孕嬰聯、達維優加等多家公司,簽署了總計36.8億元的銷售大單。其中,預期在2017年內完成的金額,為9.05億元。
?
此后,貝因美一直動作不斷,借助“頭注”的光環活躍在公眾的視野。例如,貝因美創始人謝宏自媒體上發布了一條消息宣稱,日本三麗鷗集團已確定將HelloKitty品牌形象在紙尿褲品類中國大陸使用權授予了貝因美集團,貝因美進入紙尿褲領域。此外,貝因美改用總承銷的模式,加大渠道掌控力。
?
對于奶粉新政,貝因美股份公司董事長王振泰在由貝因美主辦,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瞭望智庫提供智力支持的“配方注冊制時代:國產奶粉的機遇與挑戰”圓桌交流會介紹說,從2013年開始,九部委開始對奶粉行業進行整頓,采取了很多措施,而這次奶粉新政的作用是*大的一次。從目前市場上反應出來的情況看,雖然現在還是在混亂期,但明顯是越來越有秩序,而不是像從前那樣看不見底。
?
具體而言,王振泰指出,奶粉新政對乳品企業,特別是大規模的乳品企業,是非常好的機遇。一方面,從目前市場上反應出來的情況看,明顯走向了有序;另一方面,對于貼牌奶粉企業也有一定的遏制。
?
總之,據行業統計,奶粉注冊制新政在明年1月1日正式執行后,貼牌、代加工和假洋牌將全部被清出市場,品牌數量將從2000個配方縮減到幾百個。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伴隨著注冊制到來的行業洗牌可能會是國產奶粉“逆襲”的好時機。
?
國產奶粉行業復蘇任重道遠
?
奶粉新政的穩步推進確實讓眾多大規模國產奶粉企業大獲全勝,信心倍增。不過,國產乳業仍面臨很多問題。業內人士分析,總體而言,奶粉新政背景下退出市場的幾乎都是國產小型乳企,而大量的外資奶粉品牌即使不獲批也仍能通過跨境購等渠道進入中國市場,現在部分外資品牌甚至不打算申請配方注冊。
?
而我國跨境電商新稅制的延期確實為外資品牌奶粉跨境購留下了一個大大的口子。資料顯示,2016年3月,財政部公布了跨境電商的新稅制,規定從4月8日起,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實行新稅制,超過交易限值將征稅,不少人士甚至感嘆海淘已死,然而,2017年5月,國務院對外公布,跨境電商監管過渡期政策延長至2018年底,這無疑對國內乳業產生不小沖擊。
?
乳制品行業專家宋亮在此次圓桌交流會上介紹說,跨境電商一方面會擠占國內乳業消費,另一方面會對傳統的國內奶粉產品價格體系造成沖擊,此外,還會加劇奶粉市場競爭。
?
此外,產能過剩則是國產奶粉企業需要面臨的另一個重要課題。據宋亮透露,2014、2015年,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產能過剩130萬—150萬噸,而近兩年整體的開工率僅為三分之一,而國外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產能2017年相比 2013年也大量增加,其中新西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產能翻番,歐洲市場產能增長了70%。
?
因此,宋亮表示,未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范圍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產能是嚴重過剩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中國的跨境電商再不管控,其對于國內市場帶來的影響要比2014、2015、2016、2017年的影響還要慘烈。預計2018、2019、2020年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將進入*慘烈的競爭,不僅是內部產能的競爭,更重要的是要與全世界進行去產能的痛苦的競爭。
?
此外,雖然國產奶粉企業在配方注冊的數量上占據**優勢,而市場銷售方面卻并非如此。據宋亮透露,2017年1—10月份通過傳統渠道進口的嬰幼兒奶粉為22.91萬噸,同比增長33.8%,2017年通過跨境購、海淘進入中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大概是20萬噸,而2017年中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消費量大概90萬噸,通過傳統貿易和跨境電商進入中國市場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總和大概是45噸,占到消費總量的一半,到2020年這個比例將進一步增大,有可能達到80%。
?
而如果按照銷售額計算,國產奶粉更是甘拜下風。數據顯示,按出廠價計算2017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銷售額900億元,其中外資奶粉的銷售額占比約70%,國產奶粉的銷售額占比約30%。其中惠氏2017年的銷售額預計130億元,達能銷售額預計115億元,美贊臣的銷售額預計70億元,雅培銷售額預計40億元,美素銷售額預計40億元。
?
可見,國產奶粉行業仍面臨很多問題,進口沖擊仍然非常嚴峻,業內人士分析,奶粉新政對于奶粉企業而言是一個起點,而并非終點,國產奶粉行業復蘇仍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