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辦等9部門聯合印發《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方案》,正式啟動全國整治工作;9月初,又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對該項工作進行動員部署;11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印發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并召開全國工作推進會,進一步推動整治落實。各地高度重視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結合實際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全面啟動重點食品、保健食品排查抽檢,集中力量查辦違法案件,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引導,組織有序、上下聯動、穩扎穩打,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為全景展示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新成果,本版特開設“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全國在行動”專欄,全面介紹各地整治工作經驗,供大家交流學習,敬請關注。 ?
今年8月,寧夏回族自治區食品安全辦、食品藥品監管局、公安廳等9部門聯合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要求8月~12月集中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嚴厲打擊近來備受關注的食品、保健食品違規營銷、宣傳產品功效、誤導和欺騙消費者等違法行為。《方案》下發后,自治區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各相關部門迅速行動、形成合力,開展聯合檢查,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成效明顯。
?
聯合行動 嚴厲打擊
?
11月9日早晨7點,靈武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聯合公安部門開展“七點行動”,對體驗式消費和會議營銷場所進行集中檢查。此次行動分為4個組,在靈武市市區范圍內和崇興鎮同時展開,綜合運用聯合執法、全覆蓋檢查的方式,全面清查體驗式消費、會議營銷活動經營者的主體資格、許可范圍、經營產品資質等,對以體驗式、會議營銷模式銷售保健食品、醫療器械的行為進行摸底調查。
?
在聯合行動中,檢查人員發現多處違規經營場所——集會人數超過200人,所謂的“保健養生講師”賣力宣傳某種產品的功效,并邀請老年人現場體驗,贈送的產品多為“三無產品”。檢查人員依法對涉嫌違法違規銷售的產品進行了先行登記保存,對違規經營場所進行查封。但一些不明真相的老人卻一時不愿離開,檢查人員現場向他們講解相關法律法規,并普及保健食品、醫療器械等相關知識,通過耐心細致的勸導,老人們才逐漸離開。
?
“一些保健食品經營者以養生講座等名義開展會議營銷或體驗式營銷,對老年群體大打親情牌,順便兜售保健食品和醫療器械,有的宣傳夸大功效,有的銷售贈送不合格甚至假冒偽劣產品,致使許多老年人上當受騙。”對此,靈武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孫常虹表示,“為保障消費者權益,我們必須加大執法力度,集中整治,同時重點面向老年群體宣傳食品安全科普知識,提高他們的鑒別力。”
?
據悉,靈武市局已對18家保健食品營銷場地提供方及組織者開展集體約談,要求他們及時向監管部門備案。同時,進一步加強部門協作,形成監管合力,保持對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行為嚴打的高壓態勢,繼續加強科普教育,加大對公眾食品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尤其是提高老年群體對保健食品及醫療器械等的辨識能力和維權意識。
?
重點排查 直擊要害
?
專項整治中,自治區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重點開展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排查。在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環節,重點檢查無食品、保健食品生產許可;不按照批準內容生產、擅自改變生產工藝、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藥物;摻雜使假、產品標簽標識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在食品、保健食品經營環節,重點檢查不具備經營資質;產品標簽標識、宣傳材料未經批準聲稱保健功能;宣稱具有疾病預防或治療功能等違法行為。對檢查發現存在上述行為的,責令停產停業、整改并召回相關產品,依法從嚴處罰;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從今年8月起,寧夏回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食品添加劑專項檢查,共檢查各類食品生產經營單位5682家,下發監督意見書206份,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40份,立案查處1起偽造中溫淀粉酶產品案。
?
今年10月,根據群眾舉報,銀川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興慶一分局兩名執法人員突擊到銀川市興慶區福壽康經銷部檢查,發現銀川國際貿易中心C棟511室聚集40多名老年人,該經銷部工作人員正在舉辦保健食品講座。執法人員現場拍照并提取電腦課件,發現課件提到的中和鴻業牌輔酶Q10軟膠囊(國食健字G20150489存在虛假夸大宣傳情況,宣稱“輔酶Q10可以預防癌癥,美國醫學專家用每天補充400毫克輔酶Q10的辦法成功治愈了乳腺癌和肝癌”。執法人員當即要求當事人丁某提供上述宣傳內容真實、合法、有效的證明文件,當事人承認此宣傳用語系虛假宣傳,之所以這樣宣傳是為了招攬顧客購買保健食品。執法人員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虛假宣傳行為,并對其處以10000元罰款。
?
截至目前,寧夏區局對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監督檢查實現了全覆蓋,已對6家涉及非法會展會銷行為的經營戶停業整頓,暫扣涉嫌虛假宣傳的食品132袋,下發整改通知書32份;聯合公安機關取締了一家利用健康講座等方式夸大銷售西洋參等保健食品的經營單位;共受理保健食品投訴125起,立案查處7起,罰款5萬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近20萬元。
?
高效監管 社會共治
?
專項整治中,寧夏區局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綜合治理,積*構建社會共治格局。一方面,設置12331、12315、12345等投訴舉報電話,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回應社會關切,建立投訴舉報快速受理、快速核實、快速處理工作機制;另一方面,聯合新聞媒體和相關行業組織,明察暗訪,對發現的違法違規生產經營單位和相關平臺運營商依法從嚴打擊,并及時向社會公布監督檢查和抽檢中發現的問題企業、問題產品以及依法處置信息等。同時,將被吊銷許可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失信記錄,通過寧夏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推送到相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依法加強廣告事中事后監管,加大對電視、廣播、報刊、互聯網等廣告經營者、發布者的監督檢查,督促廣告經營者、發布者切實履行廣告審查責任。
?
為提高群眾辨假識假能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普及食品安全科學知識,寧夏區局在該局網站上設置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欄,宣傳整治方案、有關動態等內容,目前已掛網30余篇;播放《藍帽俠話保健食品》系列視頻動畫片;發布10篇有關食品、保健食品科普知識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