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這幾年,共享經濟火了起來。除了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這些已經融入我們 生活的共享經濟業態。近日“共享 廚房”也悄然在廣西南寧的一家生鮮超市開始運營。這家超市利用自己的店面優勢,特別設置了一個共享廚房,參與其中的市民可以在超市內現場 采購、現場 烹飪。共享廚房,需要額外的 食品安全監管嗎?
?
據廣西當地媒體報道,南寧市的一家生鮮超市內,除了常規售賣蔬菜、水果等商品,三層又多了一項功能——“共享廚房”。記者聯系到這家超市的負責人。她介紹說,他們想做的,并不只是提供場地,讓大家到這里來做飯,“我們倡導的還是要回歸家庭,我們提供這個場地,只是教你如何做飯,提高生活品質,而不是單一的有共享廚房,人人可以到這里做,有適合團體聚餐的,我們可以免費,收一個服務清潔費,未來可以提供給我們的會員。”
?
記者了解到,這家生鮮超市共有三層樓,一層為各類生鮮蔬菜區,二層主要賣水果,三層則是“共享廚房”,廚房內部設有爐灶、微波爐、椅子等設備,油鹽醬醋也配備齊全。在樓下現買果蔬,都直接到廚房現場烹飪。據介紹,共享廚房目前以每周活動的形式在運營。
?
超市負責人說,他們只是想給會員做一些廚藝的交流、美食的品鑒,“現在做了快20期了,定一個主題,有烘焙的、有烹飪,包含各種菜系,牛排、紅酒之類。主題沙龍性質的,僅限對會員開放一些廚房的使用?!?
?
據介紹,顧客使用廚房也要付一定的費用,但不需要押金,收費包括食材成本和調味料、人工清潔等費用,但會比成本略低一些。共享廚房如何保證衛生安全?超市的負責人表示:“我們還沒有正式對外開放,食品安全的問題,我們還沒有真正設想,也沒有實施,但我覺得只要是好的方向,對社會有益,我們主要是想成為社區的紐帶,增進鄰里關系的場合?!?
?
當地食藥監部門對媒體記者稱,如果只是借用超市場地及工具自己做飯,無須額外申請許可。衛生部門稱沒有食品相關監管職能。工商部門表示,將會反映給相關工作人員,再看是否屬于超范圍經營。對于共享廚房是否需要拿到餐飲服務許可證,超市方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不用,稱“我們不是做餐廳,只是你自己過來炒”。
?
北京青年報記者電話咨詢了南寧市青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服務大廳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尚不知共享廚房是以怎樣的形式來運營,但如果只是售賣生鮮超市的菜,而消費者自己在超市提供的場地內做菜,自己加工,屬于沒有經營餐飲服務行為。此外,青秀區工商局瑯東所工作人員介紹,將根據具體情況來看是否存在超范圍經營問題。
?
食品安全專家、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認為,共享廚房和其他共享經濟業態一樣,玩的都是情懷,“對于共享廚房而言,低價、物美還是消費者埋單的重要考量之一。集體聚餐預約就是盈利的方式之一,如果這個模式不注意細節,很可能就存在食品安全風險,聚餐引發的食物中毒和疾病的風險較高,但共享經濟業態不該一棒子打死,堵不如疏?!?
?
朱毅認為,如果共享廚房真的受到市場歡迎,這就說明市場有這方面的需要,監管部門應該主動作為。相關監管部門,可以按照食品安全風險級別,規定這種共享廚房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比如涼菜、冷加工蛋糕這些,手藝再好,都不準這個廚房銷售。前端有備案,中端長抽查,后端嚴監管,共享廚房這種形式就可以在食品安全風險可控范圍內良性發展。
? ? ? 相關報道: 商家推共享廚房如何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