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埋著頭種 油菜,很難抵御市場風險,今年用上了 中國 農科院 油料所*新研發的 菜籽油產地加工技術設備,讓合作社經營得更有底氣。”7月15日,在湖北省枝江市問安鎮十里店村,天清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龔天清向記者介紹說,“這套輕簡化設備不僅為合作社自種的3000畝油菜找到出路,打出了自己的菜籽油品牌,還帶動周邊農民2萬多畝的菜籽收購價比去年高了近1元/斤。”
?
近兩年,受政策、市場等因素調節影響,龔天清考察后發現,周邊油菜主產區的大型菜籽油加工廠紛紛停工,而小型榨油坊盛行,他也萌發了想上套小型設備讓合作社自己做加工的思路。但是,傳統小型榨油坊一般采用高溫炒籽和熱榨工藝,場地衛生環境讓人擔憂。
?
在當地農業部門的牽線下,龔天清得知中國農科院油料所正在研發該項技術成果,雙方一拍即合,于去年底在合作社建起了高品質菜籽油7D產地綠色高效制備新型技術裝備與自動控制系統,今年正式投產。
?
油菜好,油才好。合作社采取統一供種、統一服務、訂單回購的經營方式,既保障了加工菜籽油的品質,也為社員及周邊油菜種植戶每畝節本增效300元。
?
“這項技術顛覆了傳統土榨工藝和人們對菜籽油的認識,生產出營養、安全、色香味形效俱佳的菜籽油,讓菜籽油步入高品質時代。”7月15日,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在枝江市舉辦高品質菜籽油產地加工現場觀摩會,來自農業部科教司、農機化司、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以及全國各油菜產區的相關代表,對現場展示的濃香菜籽油稱贊不已。
?
油菜是國產植物油**大油源,產油量占國產油料作物產油量55%左右,不僅是*重要的大宗油料,而且是公認*健康的大宗油料之一。中國農科院油料所副所長、油料品質化學與營養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黃鳳洪介紹,這項技術突破了油菜籽精選、微波調質生香、低溫低殘油壓榨、低溫綠色精煉、自動控制、質量管理等關鍵技術裝備,與傳統榨油工藝相比,工序減少了50%以上,采用物理壓榨、精煉技術,無化學添加、無三廢排放,能耗降低20%以上,生產成本減少30%以上。
?
為了滿足合作社、小型加工企業的多種需求,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研發出了日處理5噸、10噸油菜籽等不同規格的高品質濃香菜油產地加工成套技術裝備,以輕簡化、自動化、模塊化、產地化的高品質產地加工技術推動小型土榨坊的改造升級。
?
與會專家表示,高品質濃香菜籽油產地加工技術,有利于減少流通環節,實現就地加工、就地銷售、就地增值,促進農民增收;有利于促進農村創業,提高企業效益,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有利于穩定菜籽油消費市場,穩定油菜生產,增加優質健康食用油供給,為推進油菜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