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犯罪案件80余起,其中涉互聯網犯罪案件占40%以上。 ?
? ? 近年來,利用互聯網、寄遞物流等渠道實施犯罪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不法分子通過 電商、微商平臺發展下線銷售有毒有害、 假冒偽劣食品問題較為突出。
?
? ? “暴利驅動是這些商家鋌而走險的根本原因。”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電子商務委員會執行主任兼秘書長蘇軍對**財經記者表示,網絡食品安全問題并非是新的問題,而是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在互聯網上的體現。和實體渠道一樣,有交易就可能產生違法犯罪。
?
? ? 以公安部公布的一批打擊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為例。比如,安徽安慶破獲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犯罪嫌疑人明知自己未取得食鹽經營許可證,從山東肥城、濰坊等地化工企業購買工業鹽充當食用鹽,依托微信、QQ等聊天工具和阿里巴巴、淘寶、千牛等銷售平臺聯系客戶,通過快遞物流方式將工業鹽及樣品寄給安徽、廣西、貴州、河南等地客戶,涉案工業鹽800余噸。
?
? ? 再比如,上海金山破獲利用互聯網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犯罪嫌疑人在安徽淮南設立“黑作坊”,通過在香料中添加罌粟殼粉末的方式制成“香料王”(用于制作淮南牛肉湯,并在網上開設淘寶商鋪、微信商店,通過網絡聯絡支付、快遞郵寄等方式對外銷售。
?
? ? 其實,被稱為“史上*嚴” 食品安全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對網絡食品交易有著嚴格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未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或者未履行報告、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等義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令停業,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
? ? 蘇軍告訴記者,網絡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源在于,網絡零售中有些不法小商家利用互聯網虛擬特點任意變化身份,肆意欺騙消費者,然而,政府各部門很難聯動,存在監管不到位、跨地域執法難、有管理漏洞等問題,同時懲處不嚴厲也導致不法商家因為違法成本低,在利益的驅動下,很容易鋌而走險。
?
? ? “再則,國家缺乏反應迅速的投訴通道,有問題得不到及時反映,消費者自認倒霉的占絕大多數,導致不少食品不出現重大問題,主管部門很難發現。這也是很大的一個原因。”蘇軍補充道。
?
? ? 在網絡食品安全問題中,微商的問題似乎更加嚴重。目前微商市場存在“三無”產品泛濫、價格虛高、無法維權等現象難以遏制的情況,監管成難點。
?
? ? 據中國互聯網協會微商工作組的統計顯示,2016年,微商行業總體市場規模已超過3600億元,全國微商從業者高達1535萬人,并持續呈高速增長態勢。在微商交易中,食品交易占有一定比重。來自中國消費者協會的數據也顯示:2016年,中國網絡消費不滿意率排行中,微商以5.6%的比例居首位,涉及網絡投訴的案件高達29856件。
?
? ? “微商是個人通過網絡社交平臺實施銷售,有其天然的隱蔽性,一旦交易遭受質疑,微商通過刪除好友或更換微信號即可迅速逃避責任,消費者很難維權。”蘇軍對記者分析道,目前,政府對微商這一業態缺乏相關法律,監管基本處于空白階段,而各社交平臺對“微商”監管缺位,沒有建立對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商業經營的個人進行資格管理,導致微商亂象叢生。
?
? ? 在整治網絡食品安全問題上,公安部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與電商企業、第三方支付平臺等的合作,推動企業查找薄弱環節、及時堵塞漏洞,并及時為公安機關打擊犯罪提供支持
?
? ? 蘇軍建議,必須加大打擊力度,讓不法商家付出足夠的代價,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平臺應定格處罰,以敦促各大電商平臺及社交網絡平臺加強對商家的管理和監督。同時,政府應該建立面向消費者的、能夠快捷反應的舉報通道,讓問題得到及時暴露,要與各大電商平臺及社交網絡平臺建立聯動機制,及時發現、迅速處理。“要盡量引導消費者到正規網商購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