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 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2017年河南省 食品安全工作要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到,我省將重點推進肉菜乳酒溯源體系建設,有序推進 追溯體系建設,加快建設省級重要產品 追溯 管理平臺。推廣“生產基地+ 中央 廚房+ 餐飲門店”的產銷模式,并實施“ 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制度,守護好“菜籃子”“米袋子”,捍衛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此消息一經公布,便引來了網友熱議。
?
網聚觀點
打響“保胃”戰
?
大河網網友“司馬妍妍”:一次次 食品安全事件,問題都出在生產的源頭上。我們不禁要問: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胃!
?
大河網網友“天籟之聲”:加強源頭治理,前移監管重心才是關鍵,要將監管的力量放在源頭,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從源頭上抓,追溯每一種食物的來源渠道,相關監管部門工作再給點兒力,消費者的期待將不再是浮云。
給農副產品做個“身份證”
?
大河網網友“驚語”:可以依托“互聯網+”理念和技術,利用大數據實現食品安全追根溯源,探索出一條“智慧食安”創建之路。消費者可以更清楚食品的流轉過程,吃得舒服安心。
?
@墨樓:為每一種農產品制作一個“身份證”,消費者手機掃一掃,就能知曉餐桌上吃的蔬菜是哪里種的、農藥是否有殘余,連配送時間和配送車牌號都一清二楚,讓食品流通千萬里、追溯零距離。
?
應做好市場準入和倒查
?
大河網網友“女神丫丫”:食品安全*值得關注,蔬菜、肉類、食用油、奶制品、餅干類,都發生過食品安全事件。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重點是要抓好市場準入。嚴查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產品加工企業。這些地方不但企業要自查,政府的檢查一定要到位。
?
@花花的世界:在廣大農村地區,“舌尖上的安全”尤為重要,人們吃的好多食品、喝的酒類和飲料等僅僅靠肉眼是辨別不出真假的,要對食品制售企業建立嚴格的定時檢查制度,對不顧消費者健康、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企業或個人,必須作嚴厲制裁。
專家觀點
食品安全溯源體系建設是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的有效路徑
?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崔小年博士表示,食品安全溯源體系建設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公眾消費安全、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在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必須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從發達國家和國內先進地區的經驗來看,食品安全溯源體系建設是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的有效路徑,完善的食品安全溯源體系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
?
崔小年說,近年來河南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水平以及農業產業化水平明顯提升,為河南加快推進食品安全溯源體系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在河南推進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過程中,要重視龍頭企業的**和輻射作用,鼓勵有條件的“菜籃子”產品及“三品一標”規模生產主體**實現可追溯,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同時也要引導行業協會積*參與,發揮其組織、協調以及監督作用。另外,鑒于食品質量安全具有明顯的公共物品屬性,政府除了要在制度建設、平臺建設等方面統籌推進外,還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創新扶持方式,提高企業以及規模生產主體的參與積*性和主動性。
?
機制創新是新時期保障食品安全的關鍵舉措
?
河南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英基表示,“菜籃子”、“米袋子”是*基本、*重要的民生工程。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2017年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要點的通知》,通過政府力量捍衛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是新時期堅持“以民為本”和“踐行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扎實體現。
?
劉英基說,守護“菜籃子”、“米袋子”,捍衛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做好以下“標本兼治”的工作:**,要緊繃“食品安全”這根弦,通過多種渠道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提升各級政府、企業與民眾的食品數量與質量安全意識,增強食品質量提升與識別技能;其次,要加大食品安全的法治建設力度,建立健全食品生產、供給與消費的法制體系,強調法制的可執行性,讓“法治”在捍衛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中發揮主導作用;再次,還要強化食品生產與監管中的問責制與責任追究制,給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與食品供給企業“施壓”,提升食品監管效能;加大對食品生產與銷售環節“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真正實現食品生產與銷售中的“不敢”,甚至“不愿”違法的效果。*后,要依靠科技進步提升“菜籃子”、“米袋子”的供應能力和質量檢測、提升能力。重點支持糧食、食品生產、加工、貯藏技術的研發與推廣管理,實現優質食品供給能力的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