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田間到餐桌,源頭成為 食品安全監控的關鍵。6月29日, 北京商報記者從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以下簡稱“連鎖協會”了解到,通過分析 食品的不合格問題,發現出現食品不合格的原因多來自于生產、種養的源頭,同時建議零售企業、 監管部門應加大對源頭的管控。
?
調研結果顯示,預包裝食品、 食用農產品占不合格產品總批量的79.01%;該部分產品出現不合格的情況,可能直接來源于源頭供應商管理。另外,現制現售和散裝食品占比20.99%;該部分不合格產品出現不合格情況,可能來源于散裝食品供應商和零售企業自制商品管控不佳,以及儲存不當造成的商品不合格。與此同時,食品添加劑、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是食品安全的重災區。
?
2016年前三季度,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監總局”在流通環節26家零售企業門店食品抽檢中共發現443批次不合格,其中,預包裝食品占比65.69%,散裝供應商以及零售企業現制現售占比20.99%,食用農產品占比13.32%。對此,食藥監總局委托連鎖協會對涉及的情況進行調研分析。而根據此次的結果,比起復雜的流通環節,源頭可能是不少消費者關注較少的環節。
?
相關資料顯示,在生產加工食物的過程中,原料把控不嚴容易造成微生物、毒素或重金屬、化學等污染物超標。農產品出現農獸藥殘留問題則主要是來自于養殖、種植源頭,種植戶、養殖戶的食品安全管理知識不足、濫用農獸藥物等可能導致食用農產品出現問題。
?
連鎖協會建議,零售企業采取直接同生產源頭對接采購模式,需要加強源頭供應商的入場評估制度,避免中間商違規操作導致食安風險出現。
?
同時,一位農產品加工從業者建議,相關部門對食品監管應從源頭上治理,對種植者、養殖者使用化肥、農藥、激素制品進行嚴格的適量限制,強化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防止食品加工過程中的二次污染。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