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客觀認識和分析全市 食品添加劑 亞硝酸鹽生產使用及老百姓 消費安全形勢,5月4日,市食安辦、市 食藥監局主持召開了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 風險監測專題研判會議。與會專家對全市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風險監測進行了研究,并針對性提出相關建議。
?
現狀:嚴控生產經營環節亞硝酸鹽風險
?
自去年以來,我市全面開展亞硝酸鹽專項檢查整治行動。按照“戶戶見面、家家查清”要求,執法人員以全市農貿市場、大型餐飲單位、農村自辦宴席、熟食攤點、夜市等為重,對全市庫存亞硝酸鹽來源、渠道、數量及去向進行專項核查。
?
市食安辦通報,此次行動共檢查食品生產企業534家,食品流通企業10133家,餐飲服務單位6882家,發現違法違規使用亞硝酸鹽5家、現場收繳1.9千克,發現違法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1家、現場收繳20千克。此次專項行動立案查處3起,責令整改398家。簽訂“不違規使用亞硝酸鹽”承諾書17547份,每家均發放食品添加劑宣傳資料。通過全市在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全面開展的“亞硝酸鹽”等食品添加劑專項檢查整治,規范了市場秩序,進一步提升了食品生產經營者對亞硝酸鹽的認識。
?
市食藥監局、市疾控中心、市中心醫院在研判會上通報了我市近年來食品抽檢、疾病防控監測、臨床接診救治發現的亞硝酸鹽超標食品、誤食誤用導致的中毒案例情況。在通報的案例中,2016年食品抽檢檢出9例醬鹵肉制品亞硝酸鹽超標,占年度食品不合格報告的6.5%;2016年誤食誤用亞硝酸鹽引起的中毒事件2起,比2015年減少1起;臨床接診救治案例逐年下降。
形勢:誤食誤用及違法添加是亞硝酸鹽危害*大的風險
?
與會專家在認真分析研判了亞硝酸鹽在生產經營、消費和監管等環節存在的風險隱患。專家討論認為,亞硝酸鹽既可作為工業產品,又可作為食品添加劑,其產品屬性決定了其監督管理職責存在交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作為食品添加劑的亞硝酸鹽,在其生產時實施許可管理,在食品生產環節允許按標準使用,在流通(銷售環節不需要進行許可或者備案管理,在餐飲服務環節按規定是禁止采購、貯存、使用的。對此,與會專家認為:當前,通過全市專項整治,嚴格監管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及餐飲服務單位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嚴禁使用工業用鹽,全市亞硝酸鹽市場是可控的。但消費者缺乏相關安全知識,不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食鹽導致誤食誤用、生活中不注意食用存放過久或變質的蔬菜、剩菜剩飯導致亞硝酸鹽中毒或慢性中毒,以及一些商販違法添加是當前亞硝酸鹽危害*大的風險。
?
措施:讓“禁止”“必須”等規定落地落實
?
近年來,我市食品安全形勢穩定向好,但涉及亞硝酸鹽的食品安全事件也時有發生。去年南江縣3.28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巴州區“12·18”食品安全意外事件等,均是亞硝酸鹽中毒事件。究其原因,均是涉及亞硝酸鹽管控不力、科普及危害宣傳不力,*終導致老百姓誤用誤食中毒事件發生。
?
專家認為,亞硝酸鹽的監管問題,目前雖然沒有專門的規定,但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得很明確,就是“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生產經營企業是**責任人”。因此,各職能部門**要擔負起各自工作環節的責任,切實抓好我市亞硝酸鹽管理及安全工作。
?
專家建議,在亞硝酸鹽的安全監管工作中,既要強調各部門各司其職,更要突出相互配合和形成合力,建立和形成聯合執法監管機制;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升公眾認知水平;要加大整治力度,嚴厲打擊食品安全各環節違法添加使用行為。通過整治,使亞硝酸鹽監管“禁止”、“必須”的有關規定得到落實。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