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暴力提價后,維維股份旗下 白酒企業貴州醇近日對其幾款中高端產品大降價,引業內關注。
?
貴州醇*新要求經銷商近乎“腰斬”幾款在售中高端白酒產品市場零售價進行銷售,同時宣稱將在未來5年內不再開發零售價超過每500毫升380元的產品。
?
昨日(5月2日,貴州醇銷售公司總經理葛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降價主要是貴州醇原團隊對相關產品定價過高,而貴州醇自身產品價值無法支撐此價格。同時,調價涉及產品市場銷售規模相對較小,葛斌否認降價是為“以價換量”。
?
貴州醇這些動作,實際亦是公司換帥后的市場“自救”。葛斌透露,以李風云為核心的貴州醇核心管理層未來還將對貴州醇旗下產品價格進行全線梳理,將高端低端酒品價格都往中間靠攏,打造中端產品群。
?
設置380元“封頂價”
?
4月中旬,貴州醇大幅上調35度貴州醇產品開票價及市場零售建議價,從原來的35元/瓶上調至280元/瓶。
?
據酒行業媒體報道,5月伊始,貴州醇酒銷售公司就電話要求其經銷商大幅削減幾款在售高端產品的市場零售價。其中,貴州醇大品醬香酒每500毫升由880調至368元,小窖原漿(1公斤裝醬香每500毫升由680元下調至328元,貴州精神每500毫升從620元調減至278元。目前在庫在途的上述產品均將按調減后的廠商供貨價結算。
?
貴州醇同時聲稱,未來5年內將不會開發市場零售價超過每500毫升380元的產品。
?
5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先聯系上貴州醇董事長李風云,其讓記者聯系葛斌。隨后,葛斌向記者證實了降價這一消息。
?
從銷售占比來看,目前這幾款產品在貴州醇的銷售占比并不大。葛斌稱,這幾個產品主要在貴州及江蘇有銷售,共有經銷商30到40個,占公司總銷售份額15%至20%。
?
談及調價原因,葛斌稱,前述3款產品原先由貴州醇的老團隊進行定價及推廣,“當時主要是為了迎合高端名酒的定價潮流。但新團隊入駐后,認為貴州醇自身的品牌價值在全國行業還是屬于中等規模,難以支撐起高定價,同時為了迎合消費者需求,才做出這一調整。”
?
但他同時強調,無論是前次漲價還是此次制定“封頂價”,都絕非外界傳言的“博噱頭”。其回應稱,“貴州醇體量規模還沒有到達一定的層面,沒有必要去進行炒作。調價等策略都是以李風云為代表的貴州醇新任管理層在未進入公司前,就與公司股東達成的既定戰略。”
?
昨日,有貴州醇經銷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尚未接到上述產品調價的通知。
?
梳理產品線回中端
?
作為近幾年才投放市場的高端白酒,前述產品實際銷售情況并不盡如人意。
?
一位在貴州當地經營貴州醇系列酒的經銷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貴州精神為代表的高端酒銷量并不好,一方面是因為其定價相對過高。
?
當問及調價是否為抓住行業復蘇時機,“以價換量”時,葛斌給予了否認并強調降價是為讓前述產品的價格回落以符合其價值。在他看來,零售價每500毫升超過380元的產品占公司總銷售比例不到30%,所以此次調整對目前市場影響有限。
?
葛斌表示,未來新領導層將對貴州醇旗下所有產品價格進行全面梳理。
?
“市場初步規劃完成后,我們的主流產品價格預計穩定在80到300元的價位。貴州醇計劃對產品重新進行價格梳理和戰略性洗牌,將高端低端酒品價格都往中間靠攏,打造中端產品群。”葛彬透露。
?
葛斌還稱,貴州醇在價格調整之外還計劃開發一些聚焦在100元到300元價位的中檔產品。
?
此前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貴州醇之所以逐步被主流市場“邊緣化”,*關鍵原因之一即其固守原有的營銷策略與市場定位。對此,葛斌表示,后續公司將根據產品定位與消費者變化、市場需求來制定銷售策略,“要真正實現業績的增長只能依靠于自身規模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