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清晰,非常細致,非常嚴格。”今年2月,國家 食品藥品 監管總局發布《嬰幼兒輔助食品 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7版》(以下簡稱《嬰輔細則》后,一位嬰幼兒 輔食生產企業的工作人員用三個“非常”評價新出爐的《嬰輔細則》。4月7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再次發布通知,要求各地監管部門落實《嬰輔細則》,嚴格生產許可工作。在嬰輔食品行業的業內人士看來,這一通知充分傳遞了國家整頓市場、規范行業的決心,意味著《嬰輔細則》的正式落地執行并引導行業走向有序、健康發展的道路。
許可范圍擴大
清晰細致嚴格
?
嬰幼兒屬于特殊、敏感群體,嬰幼兒“口糧”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在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國家頒布了一系列法規、規章、制度進行嚴格監管,如《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在2013年即公布,2016年又頒布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對行業加以整頓規范。相比之下,嬰幼兒輔食雖然同屬嬰幼兒“口糧”,相關的法規和監管卻慢了一拍。
?
在超市的嬰幼兒輔食貨架上,可以看到米粉、果泥、泡芙、溶豆和磨牙餅干等多個品種,但大多數“嬰輔食品”一直是只有“標準”而沒有“許可”——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輔助營養補充品等多個食品類別均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卻只有《嬰幼兒及其他配方谷粉產品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2006版》一個許可細則。“長期以來,嬰輔食品行業一直執行這份‘2006版’。也就是說,只有谷粉才能作為‘嬰輔食品’去申請許可。因此,企業想生產嬰輔食品,比如果泥產品,只能按照‘罐頭’類別去申請食品許可,磨牙餅干則是按照‘餅干’類別去申請的。”旺旺集團法規部門主管王玲玉介紹。而2017年《嬰輔細則》,結合嬰幼兒輔助食品特點,保留了2006版本中嬰幼兒谷類食品部分內容,將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輔助營養補充品也整合到《嬰輔細則》中,覆蓋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所列的所有嬰幼兒輔助食品品種。王玲玉表示,旺旺集團正在積*迎接《嬰輔細則》的落地執行,以期**時間正式取得嬰幼兒輔食的生產許可證,“比如我們的明星產品‘旺仔小饅頭’,通過許可之后也可以作為嬰幼兒輔食銷售了”。
?
而讓她遺憾的是,目前的《嬰輔細則》中還是僅有谷類輔助食品、罐裝輔助食品、輔助營養補充品這三類,缺乏“嬰幼兒零食”這一門類。王玲玉介紹,目前市面上的嬰幼兒零食品類已經很豐富了,如由酸奶凍干粉制成的溶豆,用于補充維生素D3、Ve的小熊膠糖,還有在日本、韓國都已非常流行的鱈魚棒,這些由于基質等原因都不能申請成為嬰輔食品,國家也缺乏這方面的標準,“國家從*重要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開始整頓規范,接著是嬰輔食品,下一步是不是就可以對嬰幼兒零食、兒童食品進一步規范了?”她樂觀地預測。
生產門檻提高
嚴禁打“擦邊球”
?
嬰輔食品價格不菲,這也讓不少食品企業試圖在嬰輔食品市場分一杯羹。“一些普通食品生產企業,只需要對生產線稍作改動,就可以生產出各種‘嬰輔食品’。”一位業內人士介紹。毫無疑問,這一行為提高了嬰輔食品的安全風險。在《嬰輔細則》正式執行后,企業的這種“擦邊球”行為將被禁止。
?
“《嬰輔細則》的發布,一方面說明政府已經認識到嬰幼兒輔食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表明了政府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嬰輔食品安全監管的信心與決心;另一方面,《嬰輔細則》體現了新修訂《 食品安全法》*嚴格監管的要求,參照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管理制度與經驗,嚴格嬰幼兒輔助食品的生產許可審查,從生產環節確保產品質量安全。”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表示。
?
王玲玉表示,此次監管部門加碼嚴管嬰幼兒食品生產,對凈化、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她在研究《嬰輔細則》后發現,在制度方面,《嬰輔細則》的要求甚至比2013年出臺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更為完善和進步,只是嬰輔食品不需要通過配方注冊。“《嬰輔細則》的條款非常清晰、明確、細致,說明制定人員確實進行了充分的調研,*終的條款也非常符合行業發展的實際要求。”她指出。
?
《嬰輔細則》進一步提高了嬰幼兒輔助食品的生產許可要求。如要求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企業實施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嚴格質量管理要求,明確生產場所、環境及廠房設施規定,提高部分生產設備要求,規范生產管理、生產物料管理,強調研發和檢驗能力;擴大和調整了相應內容,各項要求更加全面、更加具體。
?
“不排除一部分嬰輔食品企業由此轉行做普通食品。”劉學聰表示,提高門檻有利于規范市場。規范食品標簽標識是近段時間食品監管部門重點關注、集中解決的問題,從保健食品到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嬰幼兒輔食,企業要正確標識,避免誤導。作為嬰輔食品行業企業,要重點關注新舊細則銜接問題。
比之進口產品
國貨監管更嚴
?
一瓶國產的“亨氏”果泥售價10元,一瓶進口的“嘉寶”果泥售價30元以上;一袋僅28克的進口溶豆售價39元;一瓶42克的進口水果泡芙售價59元……在嬰輔食品市場,土品牌和洋品牌的身價相差*為懸殊。
?
“不可否認國外產品有一定的優勢。如我們檢測過某國外品牌的小熊糖,營養素和國產品牌是一樣的,但是我們分別檢測了存放3個月、半年、1年、過期的產品,發現維生素有所衰敗但都在標簽范圍內,說明品質非常穩定。此外,國外產品的外觀設計、口感、品種也更為豐富。”王玲玉表示,進口嬰輔食品目前占據了高端市場,也是利潤主力。
?
她同時表示,《嬰輔細則》落地后,國產品牌更具有質量優勢,理由是《嬰輔細則》要求“企業建立檢驗管理制度,檢驗記錄應真實、準確。產品出廠檢驗應依據產品執行標準規定的所有檢驗項目進行每批次檢驗”,而相應的,對進口嬰輔產品則沒有這類要求,產品合規就可以進口。也就是說,國產品牌將經受更為嚴格監管環境的考驗。
?
《嬰輔細則》也對企業的研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研發方面,要求企業建立產品研發管理制度,建立自主的研發機構并有獨立的場所、設備、設施及資金保證;要能夠研發新的產品、跟蹤評價產品的營養和安全,確定產品保質期;對新產品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質量安全和營養方面進行綜合論證;保留完整的配方設計、論證文件等資料;對產品配方及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素的均勻性、穩定性、安全性進行跟蹤評價等。
?
“這促使嬰輔企業必須在實驗室、生產設備上加大投入。”王玲玉介紹,旺旺集團已投入300余萬元對江西工廠進行重新規劃布局,擴建、改造實驗室,改造生產線,增加實驗設備投入。對于所有繼續從事嬰輔食品行業的企業來說,這筆投入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