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
【 食鹽作為生活必需品,關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2016年,我國開始推進鹽業體制改革,今年1月1日,鹽改正式落地,放開食鹽價格與允許食鹽定點生產企業跨區域經營是本次鹽改的兩大要點。
?
然而,在鹽改落地后,全國范圍內卻出現了大批外地鹽遭到本地鹽務管理部門查扣、下架的情況。是外地鹽不規范,有問題?還是本地監管機構存在地方保護主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前往鹽改聚焦地江蘇,深入一線探訪鹽企、食鹽物流企業、監管部門與市場,努力呈現迄今為止鹽改帶來的沖擊波。】
?
食鹽的安全與價格是鹽改實施后外界*關注的兩大問題。
?
就在各省份相繼出臺措施力保食鹽終端市場價穩定之際,由于生產廠家進入流通環節,以及鹽企跨省經營競爭放開,實際上有些地區的食鹽批發價格已現“跳水”。
?
4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走訪成都某 食品批發市場發現,一些普通精制小袋食鹽明顯跌價,有商家稱,下降幅度大約在50%~65%。
?
同時,西南某市鹽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亦透露,鹽改實施以來,其所在省份普通精制小袋食鹽一批價已經從4000~ 5000元/噸下滑至2000元/噸左右,一度*低跌至1500元/噸。業內認為,食鹽定點生產企業與跨省銷售鹽企“去價搶量”是主要原因。
?
批發價大跌趨勢蔓延
?
4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采購商的名義走訪了成都五塊石干雜批發市場(食品城的幾家商戶。記者發現,該批發市場上的食鹽價格已明顯下降,下降的幅度大約在50%~65%之間。
?
“以前賣125元/件,現在只賣65元/件了。”其中的一家商戶老板介紹,普通精制小袋食鹽每件為60包。
?
記者走訪幾家商戶發現,*便宜的食鹽是樂山鹽,價格在30元/件~35元/件之間。一位商戶說,“以前青白江的鹽運到這里來賣都要算是走私,現在隨便哪個省份的鹽都可以來賣了。”不過,上述商戶稱,目前他們并沒有從外省過來的鹽。
?
四川省內其他地方鹽的進入,已使得食鹽批發價明顯下降。類似跨區域賣鹽致鹽價下跌的情況,目前在國內已十分明顯。
?
前述西南某市鹽務部門相關負責人稱,鹽改之后,其所在省區的普通精制小袋食鹽一批價已經從4000~5000元/噸下滑至2000元/噸左右,嚴重時一噸食鹽的批發價僅有1500元左右。
?
而一位從事食鹽生意多年的鹽企區域經理亦表示,食鹽的批發環節價幾乎被“腰斬”,“幾乎在一夜之間,一噸食鹽的價格就降了近2000元。廠商還跟我說,未來的進價可以更低。”
?
在阿里巴巴旗下采購批發網站上,部分加碘精制鹽批發價甚至低于千元每噸。
?
某省級鹽業公司一位中層亦表示,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因鹽改獲準進入流通領域,其要爭奪市場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去價”,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目前食鹽價格體系的混亂。
利益格局再調整
?
對食鹽批發價出現下跌,另一省級鹽務部門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普通食鹽批發價的下滑,是鹽業專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被放開,接受市場經濟規律調控后出現的正常現象。
?
該人士認為,在全國食鹽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鹽價放開必然導致其下滑,“下滑背后體現的利益格局再調整才是*關鍵的問題,也可以說是鹽改的初衷之一”。
?
據了解,在鹽改實施之前,食鹽產業的絕大部分利潤都被流通企業或產銷一體的鹽企拿走。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進入流通領域后,其批發價相對于往年直接銷往鹽業公司已經有所提升。
?
因此,盡管從市場層面來看,食鹽批發價看起來是降低了,但對于生產商而言其利潤卻較之前更加豐厚。前述相關人士認為,“目前鹽業的利益鏈條已經有所調整,總體而言企業向好”。
?
上述某省鹽企中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眼下鹽業市場的紅利正處在流通狀態,但在企業通過品牌打造與產品差異化保證競爭力的同時,價格調整也不能無度。
?
食鹽批發價風起云涌,但商超等終端食鹽價格目前似乎還處在風平浪靜之中。對于食鹽終端價為何變動不大,該中層人士表示,“普通食鹽終端價格本來就低,所以就算有變動消費者感受也不深”。
?
對于食鹽批價未來走勢,一位食鹽商戶認為,由于已大幅下降,未來批發價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應不是很大。“以前食鹽進貨比較多,價格下降的比較厲害,導致虧了不少,現在我都不怎么拿貨。”該商戶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