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京郊
??? 中間人與村委會簽收奶合同,欠錢“跑路”成被告
???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 近期,部分地區出現的
??? 作為奶業生產者,奶農,尤其是散養戶奶農的議價能力幾乎被下游掌控,因此在市場波動時,他們的利益*容易受到沖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發現,“倒奶賣牛”背后,是奶農面對無人收奶、無法填補飼養成本時的無奈之舉,暴露了我國奶業發展過程中,產業體系的不完善。
??? 有行業人士稱,要處理“賣奶難”,需要政策引導,建立“牛”、“奶”融合的產業體系,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鏈條。
??? 1月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距北京約80公里的延慶縣大榆樹鎮下辛莊村。一下車便瞧見村口一堵院墻上寫著 “加強管理、科學防疫,確保畜牧安全生產”的標語。
??? 近期,下辛莊村因奶農賣牛、倒奶上了報,不少記者 “慕名而來”,一下子讓這個村莊熱鬧起來。有當地奶農告訴記者,1月8日,延慶縣及大榆樹鎮領導來了,并告訴奶農牛奶不能倒了,一定會有人把奶收走的。
??? 而在1月7日,農業部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組織加工企業保證生鮮乳(注:生鮮乳即奶農俗稱的牛奶收購、加大奶業政策扶持;農業部督導組也已奔赴河北、山東和山西等地。
??? 下辛莊村奶農告訴記者,奶罐車又來了,照常從村里的奶臺上把牛奶拉走,沒有奶農倒奶了;雖然收奶價格僅2.6元/公斤,與2013年同期3.8元/公斤沒法比,僅能保本不賠,人工也白搭,但總好過沒人收奶;可這也不是長久之計,也能 “緩一會兒”,撐個一年半載,但收購價若長期上不來,*后還得賣牛。
??? 6年遭遇兩次“倒奶賣牛”/
??? 下午1點左右,王布鐵(化名正在飼料庫外用秸稈機粉碎貯存的玉米秸稈,經過發酵后作為奶牛的飼料。忙完后,王布鐵放下手里“家伙事兒”與記者聊了起來。王布鐵養奶牛已有13年,見證了近10年來國內奶牛養殖業的起起伏伏。
??? 國內奶牛養殖業可分為5個發展階段,改革開放前處于緩慢發展階段,1979年~2006年是穩步發展階段。1997年以后,奶業領域的單一公有制被打破,“個體”或“私人”養牛不再是禁區,一系列鼓勵奶業發展的政策出臺。2002年,王布鐵決定貸款買牛,成為一名奶農。
??? 2006年~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前,是國內奶牛養殖業的調整階段。國家統計局普查結果對國內奶牛存欄量進行了修改,2006年國內牛奶產量超過德國和巴基斯坦,成為僅次于印度和美國的第三大產奶國。
??? 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使國內奶業發展陷入危機,奶農養殖積*性遭到打擊,倒奶、賣牛、殺牛現象頻發。據農業部統計,2008年9月21日至10月22日,我國13個奶牛優勢產區共計倒奶11.4萬噸。面對嚴峻形勢,全國各地迅速行動、緊急應對,2008年底殺牛、賣牛、倒奶現象得到有效遏制。2008年末,國內奶牛存欄1233.5萬頭,比2007年增長1.2%;牛奶產量近3554萬噸,同比增幅為0.8%。
??? 王布鐵說,那個時候知道大家日子都不好,企業產品賣不動,有的奶粉還被退了,但好在有幾年的底子,所以撐下來了。但這一次與2008年不同,王布鐵等奶農都對此次牛奶賣不出去“百思不得其解”,李斗進(化名在與記者交談的過程中不斷問:“你說為啥這次就不收奶了呢?”
??? 據王布鐵介紹,他家有17頭奶牛,7頭在產奶,平均一頭奶牛每天產奶30公斤左右,*高產的**能擠40多公斤奶。下辛莊村一共有七八家奶農,每家的奶牛頭數不一,“家底厚”的有30多頭奶牛,“家底薄”的奶牛不到10頭。
??? 王布鐵和李斗進當年都覺得養牛賣奶是一個不錯的營生,且有鼓勵貸款買牛的政策,便大著膽子借錢買了奶牛。仗著前兩年的奶價還不錯,王布鐵當年買牛欠的10萬元貸款都還利索了,他一直是典型的散養戶。
??? 收奶人欠款跑路成被告/
??? 國內奶牛養殖模式分為散養戶、養殖小區、家庭牧場和規模化牧場四類。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散養戶逐步退出國內養殖業,規模化養殖成為趨勢。2008年11月,國務院發布的 《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進奶牛規模化和標準化養殖。
??? “養殖小區是奶牛養殖過程中,由傳統生產方式向現代生產方式過渡的一種養殖模式,家庭牧場是規模化和機械化程度較高的現代養殖模式;但規模化牧場是現代奶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主任王鋒在其著作中稱。
??? 業內人士介紹,2008年國家開始實施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項目,每年投入5億元,對存欄300頭以上的養殖場給予補貼,按不同規模每個奶牛場分別補貼80萬元、130萬元和170萬元,用于建設水電路、污糞處理、防疫、擠奶設施及建設飼料基地等。
??? 王布鐵和李斗進等奶農也成了養殖小區里的一員,雖然都是自家院子飼喂,但均是在村委會所擁有的奶臺統一擠奶、統一收走、統一付款。
??? “養殖小區有很多種,下辛莊村奶農屬于較為分散的養殖小區;有的則是奶牛在同一個養殖場,各家按時去養殖場飼喂自己的奶牛;還有一種是將奶牛委托給一個人,被委托人賺取飼養費用,委托人獲取收益。”乳業**研究員宋亮稱。
??? 但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感到意外的是,王布鐵和李斗進等下辛莊村奶農,竟不知道收牛奶的是何人。“那個人和村委會簽了20年的收奶合同,但現在收奶也就一年左右,因為有村委會在,我們也不管那個收奶的是誰,只要給錢就行。”王布鐵說。
??? 王布鐵介紹說,下辛莊村的奶農先供牛奶、后收錢,收奶人一般會壓款一個月,但自2014年9月開始,就再沒收到賣牛奶的錢。“之前也發生過幾次,我們攔過幾次收奶車,*后拿到了錢;但后來每次截車,收奶人總說三兩天就給,可現在也沒拿到錢。”王布鐵稱。
??? 王布鐵被拖欠了2014年9月~12月4個月的錢,一共7萬多元;李斗進奶牛頭數少,但也被壓了2萬多元。“為啥賣牛,因為欠賣飼料的人10萬多元,再不給一部分錢人家也周轉不開了,所以我賣了兩頭懷孕的奶牛。”王布鐵稱,每頭懷孕的奶牛售價1.1萬元,但以往起碼要1.9萬元,兩頭牛虧了1.6萬元。
??? 李斗進則選擇減少飼料供給,這樣既能減少成本,也能降低產奶量。
??? “產奶期的牛若是吃不好,身體就會落下病根,等過了干奶期要想恢復正常產奶量是很難的,所以我還是喂足飼料。”王布鐵稱。
??? 由于確實資金短缺,王布鐵與其他幾家奶農商量后,決定將下辛莊村委會和收奶人一起告上法院。直到彼時王布鐵才知道那個收奶人叫“董建平”,但具體是誰還是“摸不著頭腦”。
??? “我們得到的通知是,1月15日在延慶縣法院開庭審理,據說那個收奶人已經跑了,能否要回那筆款,我們心里也沒底。”但王布鐵和李斗進都期盼能早日要回賣牛奶的錢,好把欠的飼料款還給人家。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