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在剛剛閉幕的上海
??? 無論是工信部6月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還是國家認監委頒發
??? 難清理的“洋雜牌”
??? 對照國家質檢總局*新公布的153家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進口商及產品相關信息不難發現,此次參展商中只有40余家在榜,而大部分展商也并不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82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企業名單中。
??? 記者在現場看到,多家“洋奶粉”展商積*進行招商推廣,或稱澳洲奶源,或稱新西蘭原裝進口,或稱歐洲原產。來自廣州的一家奶粉企業工作人員稱,現在名單依然在不斷更新,幾百家公司在排隊等候進入,公司進入名單是遲早的事,用不著擔心。
??? 同樣不在名單里的另一家“洋奶粉”企業,一罐800克裝奶粉的市場零售價高達398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有零售價高,批發價低,代理商才有更高的利潤空間,才愿意代理。“給代理商的價格要看其銷售規模,規模越大價格越低,不管怎樣至少50%的利潤是給他們的,*低供價只有零售價的三折,讓代理商賺錢,企業才能做大。”
??? 據業內人士介紹,許多國外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價格不到130元人民幣/罐,表明其成本不過百元,而這些產品在國內售價高達兩三百元,甚至400多元。一些“洋品牌”故意將價格抬高,包裝成高品質產品,實際上大部分費用都耗在流通環節。
??? 乳業專家宋亮認為,雖然國家有關部門公布了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進口商及產品名單,也明確只有82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獲得生產許可證,但缺乏強有力的執行部門,使得市場上未過關的一些雜牌企業仍在生產和銷售,還有一些企業以超低價格將積壓的庫存清倉,導致市場秩序混亂。
??? 有奶源的“不用愁”
??? 事實上,從生死大考的審查換證到鼓勵兼并重組,都是希望提高行業的集中度,讓“雜牌”*終減少直至消失。
??? “先是食藥監總局通過發證提高行業門檻,再是工信部繼續推動企業間整合。”宋亮認為,推動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有助于企業整合上游奶源資源,*終提高產品質量。
??? 工信部的方案提出,力爭到2015年,形成10家左右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達到65%;到2018年,爭取形成3到5家年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超過80%。
??? 其實2014年以來,乳業的重組新聞不斷:光明乳業引入私募RRJ作為戰略投資者,整合其上游牧場相關業務;達能擬以51.53億港元認購蒙牛增發股份;合生元稱收購長沙營可營養品有限公司100%股權;飛鶴乳業宣布全面收購吉林艾培特。
??? “市場擇優、汰劣。”上海市奶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明是認為,得奶源者得天下,未通過換證審查不等于退場,其中一大部分奶源型企業還可以通過用“奶源”換“品牌、渠道、管理”的方式重新上場;拿到證也不等于高枕無憂,如果硬件、管理跟不上,產品質量沒口碑,*終還會被市場淘汰。
??? “2013年乳業的重組兼并已經拉開序幕,2014年到2015年將出現高潮。”宋亮說,在這場“說來就來”的兼并重組潮中,想要為自己找個好“婆家”,自身的條件顯得尤為關鍵。對大型企業而言,上游奶源的爭奪永無停止,其次是先進生產工藝設備、強勢的渠道資源和獨立運營的優勢。
??? 嚴管不代表會漲價
??? 嚴管并不意味著漲價,事實上各大品牌奶企正忙著促銷。上海一家奶粉企業首席執行官稱,今年是奶粉企業*難熬的一段時間,雜牌奶粉大幅降價,迫使雅培、惠氏、多美滋等**也跟著促銷,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價格總體下行趨勢明顯。
??? 市場調查機構AC尼爾森發布的報告顯示,上半年國內奶粉銷售額僅增長4%,而銷售噸數下降7%。而以前奶粉行業的銷售額增長率接近20%。
??? 宋亮認為,政策調整、產能過剩、電商渠道推動價格走低等因素,使我國奶粉市場的高價時代正在瓦解。奶粉產業將從高速發展步入平穩發展階段,過去十年的高利潤增長該回歸正常了。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清庫存的行為至少將持續到年底,到明年這個時候,經過市場的大浪淘沙,雜牌奶粉有望得到控制和清除。
??? “嬰幼兒奶粉不是漲價的問題,而是價格有下降的空間。”上海市一位監管人員認為,目前市場售價高于實際成本,也高于國外市場,原因很復雜,需要各部門從多方面努力,“降價是一個慢慢調整的過程,也是時間問題。”
??? 宋亮認為,在產能供過于求、高于需求增長的背景下,奶粉的價格不會上漲,整體來說可能進入下行通道。(作者:魏宗凱、周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