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
??? 本報記者? 江大紅
??? 究竟選擇母乳還是奶粉,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從寶寶出生那一刻開始打響。2013年,我國0~6個月純母乳喂養率為27.8%,不僅低于發達國家,也遠遠落后于同是發展中國家的印度(46%,甚至低于國際平均水平(38%。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我國銷售火暴的奶粉市場。
??? 這背后隱藏的巨大危機著實令人擔憂:即使在牛羊成群的乳制品出口大國澳大利亞,也很少有母親用奶粉喂養孩子。而我們不得不深刻反思,中國真的需要這么多奶粉嗎?在世界母乳喂養宣傳周(8月1日~7日到來之際,記者展開了一系列調查。
??? 中國吃掉全球近1/3奶粉
??? 中國已成為全球*具潛力的奶粉市場。近幾年,在媽媽們中間掀起了一股股瘋狂的奶粉代購熱潮。由于國人進口奶粉需求過于強烈,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超市甚至被迫對嬰幼兒配方奶粉進行限購。奶業專家王丁棉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嬰幼兒奶粉的銷售額高達680億元,且還在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長。未來幾年,由于二胎政策的放開,其增速可能更快。
??? 然而,國人是否真的需要這么多奶粉?專家們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中國母乳喂養率不理想。衛計委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0~6個月的純母乳喂養率為27.8%,其中農村為30.3%,城市僅為15.8%,距離《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提出的“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達到50%以上”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 其次,中國奶粉消費量遠遠高于其他國家。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教授提供的一張圖表顯示,2011年,世界權威調查機構歐睿國際發布的中印兩國配方奶零售量報告顯示,同樣是人口大國,2002~2010年間,中國配方奶粉零售量從10億美元左右上升到50億美元以上,而印度因為管理規范8年間幾乎無增長。該機構還預測,到2015年,中國的奶粉零售量將超過120億美元,印度約3億美元,中國配方奶粉零售量相當于印度的40倍。王丁棉對國內外嬰幼兒奶粉的食用量進行粗略對比后發現,中國每個嬰幼兒的年奶粉食用量約為20公斤,而其他10多個國家的平均食用量僅為12~15公斤。
??? 三大原因導致奶粉用過量
??? “導致國人對奶粉依賴過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國人對母乳喂養的優越性認識不夠。”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副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系主任汪之頊教授說。母乳喂養是母親給孩子*優質、*經濟的生命禮物。但本報調查發現,在問及為何給孩子喝奶粉時,61.1%的人因為“奶水不夠,擔心孩子吃不飽”,選擇“宣傳說奶粉營養高,不比母乳差”的人占10.2%,9.8%的人擔心身材變形,5.3%的人認為“6個月后,母乳已沒有多少營養”。但事實上,只要方法得當,90%的母親都有足夠的奶水,即使6個月后的母乳也比奶粉營養價值高。剖宮產率過高是影響母乳喂養率的又一因素。汪之頊說,剖宮產后,產婦疼痛、虛弱,會影響新生寶寶通過吮吸母乳進行開奶,進而影響母乳喂養成功率。此外,奶企在媒體、醫院通過各種渠道宣傳和推銷奶粉,也會動搖媽媽母乳喂養的決心。母乳喂養室缺乏、產假不夠等社會因素也讓一部分媽媽無奈選擇奶粉。
??? 奶粉營養與母乳沒法比
??? “配方奶粉的營養與母乳根本沒法比。”世界衛生組織兒童衛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華說,研究發現,母乳喂養可以避免13%的兒童死亡。母乳的營養素比例*適合嬰兒,且含有奶粉中沒有的活性抗感染蛋白,能降低嬰兒感染幾率。而且,戴耀華說,母乳分泌量有限,但奶粉的量不受限制,很可能喂養過度,孩子長大后肥胖風險更高。王丁棉說,奶粉企業為節約成本,過量添加麥芽糊精,也是導致嬰幼兒肥胖的因素之一。孩子2歲后不建議再喝配方奶粉,可改喝鮮奶,其營養價值更高、更易吸收。配方奶粉是后期加工,在生產過程中要經過2~3次熱處理,營養成分會流失。而奶粉中添加的各種營養素、添加物等,能在多大程度上被人體吸收,也是一個問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