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本報記者 周偉
“總算找到歸屬了。”11月22日,**次走進新組建的省
11月22日,通過整合質檢、工商等多個部門食品
“以后你們有事只找新食藥監局一個部門就可以解決了,你們既是我們監管的對象,也是我們服務的主體,大家對政府監管有什么意見和建議請盡管提。”省食藥監局局長崔兆全的一句開場白,打開了現場企業代表的話匣子,7家企業代表圍繞強化原料監管、打擊假冒偽劣、服務產業發展等方面建言獻策。
一問一答
現場上演“頭腦風暴”
“茶葉生產上還存在少數無證生產現象,市場上還有‘三無’產品銷售。”作為生產企業代表,竹葉青茶業副總宋少俊提出了茶葉生產和流通環節兩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省食藥監局生產監管處負責人表示,將會對食品企業許可證進行審核梳理整頓,嚴厲打擊無證經營;市場流通處負責人表示,將會針對反映的重點區域展開重點打擊。
“川內市場上的海鮮、水產品大多從沿海運來,對這類產品的溯源和索票索證難。”成都錦上餐飲負責人建議政府監管部門要加強對食材源頭的監管,建立電子監管系統。接過話題,省食藥監局副局長張大中表示,食品監管點多、面廣,傳統臺賬很難適應監管要求。目前,對食品電子溯源正在省內部分地方試點,未來將針對部分重點難點產品進行試點。
作為一家在川內擁有上百家連鎖店的快餐企業,百盛餐飲在市場拓展中面臨在不同地區開店都要同轄區食藥監局溝通申請證照的問題,希望政府監管部門能夠從較高層級統一監管,避免重復監管。對此,省食藥監局表示將就連鎖企業存在的這一共性問題進行創新監管研究。
紅旗連鎖董事長曹世如認為,全省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才啟動不久,食品行業從業人員對監管改革還不甚了解,建議加強宣傳培訓。對此,張大中表示,召開食品企業座談會只是個開端,接下來省食藥監局將對全系統和行業從業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同時建立監管部門和監管對象互動機制,更好地服務企業監管。
落實責任
傳遞嚴打重處信號
作為市場主體,食品企業對食品安全擔負著首負責任,然而一場由新組建的省食藥監局“一把手”、4個分管局領導和6個食品監管處室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卻有部分企業主要負責人缺席。“這充分說明了食品企業對食品安全重視不夠,對企業擔負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認識不深。”張大中表示,會議既是新組建的省食藥監局開門納諫的懇談會,也是對食品監管嚴打重處的吹風會,接下來將展開系列食品安全整治行動。
據了解,目前省食藥監局正從頂層制度入手,制定系列食品安全監管舉措。同時,將對部分食品許可證進行重審,取締部分存在安全隱患的企業許可證;加強食品監管抽檢和打擊力度,省食品藥品稽查總隊將直接介入大案要案的辦案,對違法行為實行頂格處理,同時將強化食品企業食品安全責任意識。
“可以明確告訴大家的就是,食品安全監管只會越來越嚴,今后,我們將加強頂層設計,抓住癥結頑疾,強化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建立健全*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讓膽敢以身試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價。”崔兆全表示,作為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面對全省50多萬戶食品經營者,既要講“不行”,也要講“怎么行”。“對那些達不到安全標準的食品經營行為,我們必須理直氣壯講‘不行’,絕不能拿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兒戲;同時,我們也要講‘怎么行’,要指導企業查找原因,改進措施,達到安全標準,促進企業發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