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產品品牌公信力,做大產業規模、擴大品牌影響力等方面探索出一些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模式、新做法,可資借鑒。 ?
? ? 當前,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大力發展綠色優質農產品是基本方向。作為我國安全優質農產品的主導品牌,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支持新興農業經營主體申請“三品一標”認證,強調加快提升國內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將提升綠色食品品牌公信力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
? ? “大力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是推進農業品牌化戰略、促進消費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經過多年的深耕和積淀,綠色食品品牌的公信力得到了高度認可,已呈現出生產消費良性互動、線上線下銷售兩旺的態勢。”在3月21日召開的全國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座談會強調:“一定要守住底線,慎之又慎,堅持‘用標準說話’,層層傳導責任,強化全程監控,推動關口前移,從嚴把關,確保質量。”
?
? ? 在座談會上,記者了解到,2016年,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共取消了110個綠色食品產品的標志使用權,是近幾年“摘牌撤證”數量*多的一年,進一步向全社會釋放了“從嚴監管,發現問題,堅決出局”的信號。
?
? ? 監管制度與風險預警一個都不能少
?
? ? 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品牌公信力的提升,對監管工作有著很高的要求。“一旦出現現場檢查不認真、企業年檢不到位、檢測把關不嚴格,甚至流于形式等問題,*易給品牌公信力造成嚴重傷害。”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王運浩認為,落實各項監管制度、提高風險預警能力是鞏固品牌權威性的保障。
?
? ? “近三年,我們一共撤銷了13家企業的無公害農產品標志使用權,依法整改用標不規范企業18家。”浙江省質量安全中心主任方麗槐介紹,2014年以來,浙江全面啟動以追溯到責任主體為目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重點依托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以及有機農產品以及地理標志認證的生產主體,開展追溯平臺主體信息庫建設,構建“浙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打造“浙江農業追溯”公共品牌。
?
? ? 王運浩表示,今年擬新建50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和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各地將積*探索綠色食品基地對接綠色生資企業、綠色食品生產企業的服務模式,同時創新基地管理方式,建立退出機制。
?
? ? 安徽省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副主任任旭東介紹,近年來,安徽著力加強監管隊伍建設,提升隊伍素質和能力。據統計,2016年安徽省已有1430名企業質量管理人員獲得綠色食品企業內檢員資質,實現了綠色食品企業內檢員制度全覆蓋。
?
? ? 如果說體制機制的建立與落實是品牌權威性的“金鐘罩”,那么風險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就是提升品牌公信力的“軟功夫”。座談會強調,要在做好自身跟蹤檢查的同時,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質量抽檢納入各地例行監測、執法抽查、風險評估監測范圍,主動及時發布權威的監管信息。
?
? ? 收集掌握信息、確定風險點風險信息,是降低認證風險的基礎工作,福建省在這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當地建立了風險信息處置規程,啟動風險控制程序,對涉及風險信息的拆卸與產品,當風險升高時及時終止申報進程,當風險降低時就解除風險預警;對以合作社為申報主體的,要求農戶三年內必須相對固定,只能減少不得隨意增加;此外,還加強了監督檢查和產品抽查,向申報主體及時提醒風險因子可能帶來的危害,盡早做好防范措施,避免造成損失。
?
? ? 王運浩認為,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標準和技術規范,切實加強對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包裝標識等重點環節的審核,重點審查投入品使用、現場檢查報告和檢測報告的有效性,將風險評估貫穿于審查工作各個環節。
?
? ? 找特色搭平臺優質產品優價賣
?
? ? 隨著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廣大農戶借助品牌的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不同程度實現了增收。特別是在生態環境優良的貧困地區,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生產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一條捷徑。要清醒地認識到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工作存在的短板。產業發展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需要進一步提高,優質優價的市場效益還需要進一步體現。
?
? ? 來自上海的市場問卷抽樣調查顯示,目前,上海市民對綠色食品的知曉度達到了80%以上。上海市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王南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道出了綠色食品品牌遭遇的尷尬:“大型企業、知名品牌還是偏少,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優選意識有待提高,優質產品有時候不一定能優價。”
?
? ? 為了擴大品牌影響力,實現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的優質優價,各地進行了積*探索。
?
? ? “我們以品牌化建設為切入點,以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的大品牌帶動區域品牌,突出地域特點,探索出了適合陜西綠色食品發展的新模式。”陜西省綠色食品辦公室副主任楊毅哲介紹,當地以地標特點為基礎,發展縣域特色農產品,通過建設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和有機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用好“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兩個品牌,帶動和**縣域一個產業轉型升級,帶動和**一批農業產業化企業、合作社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帶動和**一批農民增收。
?
? ? 浙江、河南、黑龍江、湖北等省市則紛紛為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搭建銷售平臺,通過展會、電商推介等多種方式幫助優質農產品拓寬市場渠道。“我們在電商平臺開展過兩輪眾籌活動,銷售綠色有機基地水稻、大豆和雜糧,探索了‘互聯網眾籌’、‘點對點訂制’等新型營銷模式,帶動全省基地增加銷售收入30億元。”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王蘊琦說。
?
? ? “2016年,湖北江夏梁子湖的螃蟹價格同比提升了30%,這里面展會起了大作用。”湖北省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主任周先竹告訴記者,通過展會,梁子湖的螃蟹開拓了上海市場,恩施有機茶也能通過電商,足不出戶暢銷全國,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
? ? “希望今后能對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與市場對接進行探索,為優質產品尋找銷售通道。同時,加快信息化建設的步伐,為優質農產品提供大數據支撐。”王南建議,可以借鑒“麗水山耕”等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推進各地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的品牌建設。
?
? ? “可以形成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的品牌目錄。”河北省綠色食品辦公室主任連燕輝建議,“對市場占有率較高的企業進行公示,既能促進大家對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的進一步了解,擴大品牌影響力,又能起到輿論監督的效果。”
?
? ? 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
?
? ? 數說2016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發展
?
? ? 綠色食品產地環境監測面積占全國耕地面積的10%左右。
?
? ? 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的***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超過1500家。
?
? ? 完成14項綠色食品標準的修訂,發布實施27項標準,綠色食品有效標準達到141項。
?
? ? 各地共培訓人員3000余人次。累計舉辦14期企業內檢員培訓,培訓在崗內檢員約2500人。
?
? ? ***貧困縣有606家企業、1479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證書。
?
? ? 數說2017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工作安排
?
? ? 制修訂15項綠色食品標準,重點對產地環境標準和肥料使用準則開展跟蹤評價研究。
?
? ? 綠色食品頒證企業達到3000家,產品7500個;有機農產品認證企業達到1100家,產品4500個。
?
? ? 擬新建50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和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創新基地管理方式,建立退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