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臺灣一游的人*想買的當數臺灣茶,臺灣茶因茶種不斷改良、制茶工藝講究而名聲在外。當農業污染令人無所適從之時,臺灣茶更因 農藥管控和“產地履歷”而走紅,買氣飆升。
?
近兩周,臺灣茶卻因農藥被黑。“黑手”不是媒體,非關 消費者,恰恰是臺灣當局。臺灣 食品與藥品主管部門公布放寬 農藥殘留 標準,其中一項是首次允許氟派瑞(fluopyram 大陸譯作:氟吡菌酰胺用于 茶葉。
?
公告落地,輿論沸騰。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智賢質問:難道吃農藥、核災地區食品都是臺灣人的本分?臺灣媒體報道:全世界也沒有地方允許氟派瑞用于茶葉。蔡英文的老家屏東縣南州鄉農會嘆氣:這么多年的安全用藥教育白做了,如果消費者不再信任,受害的還是農夫。
?
藥商拍板用藥標準
?
臺灣“食藥署”3月中旬公告放寬128項農藥殘留標準,其中*令人驚心的是允許氟派瑞用于茶園,且殘留量為6ppm,遠遠高于其他地區用于果蔬的標準,歐盟標準是0.1ppm,日本是3ppm。果蔬尚可去皮清洗,茶葉則茶、藥一體,喝者難逃。
?
主管部門本應為了社會大眾的福祉而制定規則并監督執行,但這樣的規則卻犯了眾怒,臺灣社會直指“離譜”。更離譜的還在后面:當國民黨籍“立委”質詢此事時,“食藥署”的上級首長卻一問三不知,完全狀況外。事關臺灣農業名譽和眾生食品安全的“公告”是如何出臺的?誰能拍板決定放行氟派瑞進入茶園?過了幾天,主管部門給出了答案:是農藥商提出的申請和用藥標準。這一答案令“離譜”上升為“太扯”,連民進黨籍的“立委”們都要站出來表態反對。
?
壓力之下,主管部門以“召開專家會議”應對,本來傳出的消息是會議通過,但本周卻對外宣布公告“暫緩實施”。臺灣茶兩周之內坐了回“藥”與不“藥”的過山車,啥時下車還沒時間表。
?
說好的食品安全呢
?
蔡英文的競選承諾之一便是食品安全,她提出新農業、無毒農業、農產品履歷認證等具體措施,給選民以“食得安心”的期待。但執政后,蔡英文團隊令臺灣社會*不安的便是食安風波,開放瘦肉精殘留量高于臺灣的美國豬肉、開放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假降血脂藥被57萬人服用、47所中小學服用過期食品,再加上*近的放寬農藥殘留公告,突顯民進黨當局臺下臺上不一樣、管理毫無章法。
?
執政前,民進黨堅持如果開放美國豬肉,馬英九應立即下臺;執政后馬上改口必須進口美國豬肉以交換和美國的經貿關系。對進口日本核災地區食品也是如此,上臺前痛罵進口就是罔顧民眾健康;上臺后拐彎抹角為核災食品護航。此次放寬農藥殘留標準,主管“部長”聲稱不知情,國民黨召開記者會痛批:臺灣現在究竟是誰在運作?“行政院”流出抹黑軍公教的宣傳品,“院長”林全稱不知情;“食藥署”放寬農藥殘留標準,“衛福部部長”稱不知情;“調查局”提出“保防法”,輿論反彈后當局稱不知情……一切都在狀況外,蔡英文是傀儡嗎?
?
臺灣《中國時報》社評認為,主管部門在無專家評估影響、無公聽會的情況下徑自修改標準,暴露出無專業、無良知的低水平。應藥商要求放寬標準,檢調單位有必要介入調查,官商之間有沒有利益關系?無論如何,臺灣民眾沒有辦法如蔡英文所說“吃得安心、免于恐懼”。
?
臺灣茶的臺前幕后
?
臺灣的確是茶鄉,從北到南、從低到高茶園連綿,但不為人知的是,臺灣自產茶量遠遠低于進口茶,而*大宗的進口茶來自越南。但市面上無論是禮盒、散裝還是各種茶飲,都頂著臺灣茶的名號熱銷。那些越南茶和其他地區的進口茶去哪了?
?
知道這個秘密的人也不少,只是不宣之于口。這些茶要么制作成不能觀形辨色的手搖茶、茶包,要么與臺灣茶一起制成“混茶”,要么干脆再加工成“高山茶”。因此,在臺灣買茶,特別是價格“優惠”的茶,很有可能買的是越南茶。
?
當臺灣的茶市場出現“混茶”、假臺灣茶,臺灣茶的金字招牌已經蒙塵。不少茶客再也不敢放手去買,而是小心翼翼去“找茶”,找到可靠的再出手。就算是臺灣產的本地茶,市場上以次充好的情況也不少見。平原的“高山茶”、殘留超標的“有機茶”、旅游點隨處可見的“凍頂烏龍”,令不少懂茶的消費者卻步。
?
臺灣的名茶包括凍頂烏龍茶、文山包種茶、東方美人茶、松柏長青茶、木柵鐵觀音、三峽龍井茶、阿里山珠露茶、臺灣高山茶、龍潭龍泉茶、日月潭紅茶等,這些茶有嚴格的茶種、發酵、產地標準,在形、色、口感、回甘等方面各有千秋,也各有粉絲。但有些消費者并不知道海拔1000米以下生產的茶青就不算高山茶,往往花了不少錢,也沒有品嘗到臺灣高山茶的香氣與回甘。
?
臺灣茶的亂象早已令媒體和做“良心茶”的業者焦慮,有媒體曾載文稱“臺灣茶瀕臨危機”,督促管理部門“打假”,保護臺灣茶聲譽。但這一次,如果臺灣茶放寬農藥管控,倒是不用“打假”了,反正一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