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與 消費者息息相關。近日,記者從浙江 檢驗檢疫局了解到,國家 質檢總局更新了《禁止從 動物疫病流行國家/地區(qū)輸入的動物及其產品一覽表》,將馬來西亞“ 禽類及相關產品”列為禁止入境貨物。其中,廣為 中國消費者熟知的馬來西亞 燕窩產品也因屬于“禽類及相關產品”而被禁止入境。 ?
為何禁止入境?原來,今年3月8日,馬來西亞向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緊急報告,境內發(fā)生1起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屬于甲型流感病毒的一個高致病性亞型,病毒的毒性很強,病禽的死亡率可達****,且常有人類感染H5N1并致死的病例發(fā)生。由于燕窩中可能含有燕子的羽毛或糞便殘渣,有成為禽流感等禽病病毒載體的風險。
?
為防止疫情傳入且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檢驗檢疫部門立即啟動了應急措施,暫停受理報檢自3月8日起(含3月8日啟運至我國的馬來西亞燕窩產品;已受理報檢的,暫不予放行。自3月10日起,停止受理、審批、頒發(fā)馬來西亞輸入燕窩產品的《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對于已經頒發(fā)的《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暫停使用。
?
2016年,浙江局轄區(qū)共進口馬來西亞燕窩7批、210千克;2017年1-3月,浙江局轄區(qū)共進口馬來西亞燕窩2批、65千克。
?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燕窩逐漸成為消費者餐桌常客及逢年過節(jié)的送禮佳品。進口燕窩價格昂貴,質量參差不齊,摻假事件時有發(fā)生。想要選購該產品的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買到“黑心燕窩”。浙江檢驗檢疫局對此發(fā)出提醒——
?
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中國對食用燕窩實施準入制度。在3月8日之前,共有22家企業(yè)擁有對華出口食用燕窩的資格。其中,馬來西亞16家,印度尼西亞6家,除此之外的其他企業(yè)生產的燕窩均不得向中國出口。3月8日之后,馬來西亞燕窩禁止入境。消費者在選購進口燕窩時,可登錄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官網的進口食品檢驗檢疫準入信息系統(tǒng)進行查詢。
?
掌握辨別技巧。進口燕窩經營單位和消費者在進貨時或購買時,可以主動索要或查看《入境貨物檢驗檢疫合格證明》,自覺抵制經營、銷售非法入境燕窩產品,維護自身利益。輸華燕窩產品的內外包裝上應當用中英文注明品名、重量、燕窩(洞名稱及注冊號、加工企業(yè)名稱、地址及注冊號、產品儲存條件和生產日期等信息,燕窩產品的*小銷售包裝上有追溯標簽“16位的燕窩碼”。如果購買了燕窩產品的消費者可以刮開溯源標簽上的涂層,輸入上面的4位驗證碼,即可查詢到該產品是否為**次驗證,是否為經過注冊的加工企業(yè)生產的正品,如果出現多次驗證結果,即為假冒產品。同時,消費者還可以通過手機下載客戶端,掃描二維碼后獲得燕窩產品基本信息,然后輸入涂層下的4位驗證碼查詢真?zhèn)巍?
?
“海淘”燕窩買不得。燕窩*有可能成為禽流感等禽病病毒載體,《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目錄》明文規(guī)定,燕窩屬于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產品。如果有商家稱自己的燕窩產品為通過私人渠道“海淘”而來,那么該“燕窩”要么是在國內制作的假冒偽劣產品,要么就是通過非法渠道運入國內,可能存在健康風險,消費者不要貪圖小便宜去選擇私人“海淘”的方式,否則可能買到“黑心燕窩”。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yè)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chuàng)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yè)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yè)壁壘,打造出行業(yè)創(chuàng)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