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家 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副局長兼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孫大偉、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田世宏就“質量提升”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
香港大公報文匯報記者:
?
今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內地在 供港食品安全方面取得哪些進步?在未來還會有哪些舉措?謝謝。
?
支樹平:謝謝香港記者。港澳臺同胞都是我們的同胞,看到你們也都一樣親切。剛才你談到了供港 食品安全問題。因為地域的關系,現在香港相當數量的 食品是由內地來供應的。測算下來,至少90%以上的活豬、活牛、蔬菜、河鮮產品,以及30%以上的活雞都是大陸供應的。所以,保證香港居民的食品安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周總理當年就抓了供港的三趟列車,全國人民都關心支持香港居民的食品供應和食品安全,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們確實把保障供港澳食品安全工作作為政治任務來看待,放在重要位置抓實抓好。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可以概況為以下幾個方面:
?
一是完善監管機制。現在供港、供澳的食品農產品,對種養殖場都實行備案制度,生產加工企業都要備案,開展抽樣檢驗、監裝出證等一系列措施,實現了從源頭到供港澳的全過程監管。
?
二是加強監管合作。香港特區政府也有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和食品衛生監管部門,我們和他們一直密切合作,形成了一系列比較成熟的溝通聯絡機制。現在,食品農產品方面發生敏感問題,我們能夠及時溝通信息,妥善解決,共同保障香港居民的食品安全。
?
三是壓實企業責任。就是對供港食品農產品的企業,壓實他們的責任。一方面,幫助他們了解香港對食品農產品有什么要求和標準。另一方面,就是嚴格監管。發現供港食品出現問題的,我們都認真調查,對存在故意違規行為的,暫停相關企業出口或取消其備案,這是非常嚴格的。正因為這樣,可以這么多年供港的食品沒有發生大的、區域性的風險,也保障了供港食品的穩定。
?
下一步,我們要一如既往抓好供港澳食品安全,和兄弟部門一起筑起這道防線。還是那句話,源頭嚴管、過程嚴控、風險嚴防,共同為香港地區的繁榮穩定作出貢獻。謝謝。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