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局白水湖分局(以下簡稱白水湖分局在京九大市場內查處了30萬雙“問題筷子”,而這里只是“問題筷子”流向餐飲市場的渠道之一。 ?
1 市民就餐發現“問題筷子”
?
說起一次性筷子,市民陳先生有說不完的話,由于午休時間比較短,他經常在單位附近的餐飲店解決午飯,而且每次去的時候,他都會選擇使用一次性筷子。
?
“畢竟一次性筷子一般只使用一次,而消毒筷往往經過無數人的使用,所以我覺得一次性筷子可能干凈一些。”陳先生說,雖然使用一次性筷子,但每次用前,他還是會用水沖洗一下再使用。
?
不久前,陳先生到一家小餐飲店就餐。在吃飯前,他習慣性地沖洗一次性筷子。但沖完之后,他覺得筷子上有味道,有些不放心,又用開水進行沖泡。
?
“泡完之后,開水有點發黃,而且筷子上有一股酸味,十分難聞。”陳先生說,為了查清楚原因,他便在網上搜索,發現很多一次性筷子都會用硫磺熏或者雙氧水煮,化學殘留物很容易超標,長期使用會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傷害。
?
陳先生告訴潯陽晚報記者,從發現一次性筷子的問題之后,他就再也沒有使用過,但看著周圍許多人仍在使用,他覺得應該讓大家都知道問題一次性筷子的危害,從而減少使用,同時,他還將此事向市場監督部門反映,希望能盡快查處這些問題一次性筷子,讓市民安心就餐。
?
2 30萬雙“問題筷子”被收繳
?
接到陳先生的反映后,潯陽區市場監督部門立即開展相關整治行動。經過連續對市場進行摸查,3月3日,白水湖分局在京九大市場上收繳30萬雙“問題筷子”,涉及6家以一次性批發為主的商戶,3家生產這些筷子的小作坊。
?
“問題一次性筷子的主要使用群體是一些早點店和小餐館,因為使用較廣泛,嚴重影響市民的飲食安全。”白水湖分局的工作人員說,一直以來,市場監督部門都非常重視,在接到市民舉報后,他們再次采取行動,從中間環節進行普查,把這些筷子的源頭查清楚,同時減少市場上問題筷子的流通。
?
據工作人員介紹,京九批發市場內有十多家以一次性批發為主的商戶,經過他們前期不斷摸查,*終發現有6家商戶的一次性筷子涉嫌“三無”,所以對他們進行了集中收繳。
?
“正規廠家生產一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質地比較好的木材或新鮮毛竹,經正規工藝加工,食品級硫磺熏蒸漂白而成,二氧化硫含量*低,不會超過一次性竹筷的國家標準,但許多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質木材或毛竹進行加工,漂白則直接使用便宜的工業硫磺及雙氧水,對人體損害很大。”工作人員說,一旦發現問題一次性筷子,他們會根據產品質量法進行查處、沒收,銷毀不合格產品,并且進行三倍罰款,所以希望商家和一些小餐飲店要嚴把進貨關,市民在遇到可疑筷子時也可撥打12315進行舉報。
?
工作人員還提醒市民,在使用一次性筷子時,一定要查看包裝上是否印有生產廠家的名稱、商標及聯系方式,同時還可以聞一下筷子的氣味,如果有股酸酸的氣味,*好不要使用。
?
相關鏈接
?
如何辨別一次性筷子是否合格?
?
●看外觀
?
如果筷子上出現非竹子或木頭本色的斑點,則很可能已經發霉變質;顏色太白則可能是用高濃度漂白劑漂過的。
?
●聞氣味
?
問題筷子聞起來有股化學的酸味或其他怪味。
?
●看粗細
?
國標對一次性筷子的尺寸有嚴格規定,如果筷子過細要慎用,因為這可能是用廢舊筷子重新打磨后制成的。
?
一次性筷子的隱藏危害
?
1、損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過程中須經過硫磺熏蒸,所以在使用過程中遇熱會釋放硫磺,侵蝕呼吸道黏膜;
?
2、損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過程中用雙氧水漂白,雙氧水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對口腔、食道甚至胃腸造成腐蝕;
?
3、病菌感染:經過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質期*長為4個月,一旦過了保質期很可能帶上黃色葡萄菌、大腸桿菌及肝炎病等;
?
4、一次性筷子還有可能產生“溫室效應”。因為惡性循環的關系,樹少了,二氧化碳會增多,大氣層會加厚,熱量難以散開,就產生了“溫室效應”。
?
5、過期一次性筷子致癌:專家指出,過期一次性筷子含致癌物黃曲霉素,具有*高的致癌風險,可誘發肝癌的發生。別小看這小小的一次性筷子,它可是有保質期的,過了保質期它就是危險物品。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該養成盡量少用一次性筷子的習慣。一來可以保護森林,二來也是為身體著想。如果是在家中叫外賣,可以告訴商家不放筷子而使用家里的筷子。如果是在外面吃飯,盡量使用精制的家用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