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以食為天。在襄陽,更好地呵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為百姓編織食品“安全網”,已成為全市上下的一致行動。
?
襄陽市是全國大型 商品糧生產基地、全國商品 肉牛生產基地和秦巴山高香茶種植基地,也是湖北省**一個 糧食產量過百億斤的大市。隨著襄陽創建國家 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不斷深入, 食品安全保障已融入這座城市的 基因。
?
被確定為全國**批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來,襄陽市牢固樹立“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理念,著力解決食品安全突出問題,著力構建食品安全治理新模式,全市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中向好。
?
據統計,襄陽已連續5年未發生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總體合格率達到96。4%,食品安全工作在全省綜合考核中名列前茅,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從創建之初的63。3%上升到83。8%。
?
以“黨政同責”**構建責任新體系
?
2014年,襄陽市被確定為全國**批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襄陽抓住機遇,開啟了創建工作的征程。
?
由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迅速成立,“兩辦”印發《襄陽市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實施意見》,市黨代會和全市“兩會”將示范創建工作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統一部署,并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
為科學謀劃創建工作,襄陽制定了《襄陽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暨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工程等食品安全十大支撐性工程。
?
為強化目標管理,襄陽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縣(市、區、市直部門黨政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年度目標考核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考核權重達到3%,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實行“一票否決”。2016年,全市投入食品安全經費1。16億元,同比增長40%。
?
經過3年努力,襄陽已構建起“一縣一局、一鎮一所、一村一員”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設置基層監管所105個和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88個,專業執法人員配備率達到3。4人/萬人。
?
以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為核心,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質檢所、疾控中心、出入境檢驗檢疫、糧油食品飼料質量衛生檢測等為補充,7個縣級檢驗機構為支撐,149個鄉鎮(街道和農貿市場快檢室為基礎,襄陽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食品藥品檢驗能力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實現了食品抽檢安全性項目指標、企業、區域、業態全覆蓋。
?
食品檢測實現月覆蓋和即時公示制度,在全市大型超市、農貿市場設置102個快檢點開展食品免費快檢活動,讓市民真實了解所關心食品的安全狀況。
?
為完善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襄陽建立起以市級為中心、縣級為主體、鄉鎮和企業為補充的食品藥品安全事故應急體系,科學處置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積*應對食品藥品安全事故輿情。
從突出問題“開刀”探索食安新機制
?
2016年9月,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了天貓商城銷售、湖北臥龍神廚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臥龍鍋巴(老灶爆辣味”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案例。這起由襄陽辦理的核查處置案例,入選國家食藥監總局2016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核查處置的典型案例。
?
食藥監管重在源頭,難在盲點,決勝在難點。近年來,襄陽從源頭、盲點、難點入手,著力破解影響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
?
突出源頭有效治理。通過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程,襄陽大力推進示范區建設,使全市“三品一標”農產品達318個,建成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300多萬畝,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合格率達到99%以上。同時,不斷探索農作物使用農藥處方管理,實施屠宰后動物廢棄物、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五單兩賬”制度,實現統一收集、集中無害化處理。
?
以防止餐廚廢棄物回流餐桌為重點,實施餐廚廢棄物集中收運、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工程,日處理餐廚廢棄物占建成區日產生廢棄物的80%。餐廚廢棄物處理的“襄陽模式”被全國推廣,并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和“湖北省環境保護政府獎”。
?
加大盲點集中整治。針對農村面積廣、農民人數多的實際,我市在廣大農村實施集體聚餐規范化管理工程,建立農村廚師免費培訓和免費體檢、農村集體聚餐5桌或者50人以上申報備案制度,實現了農村集體聚餐管理鄉鎮全覆蓋,申報備案率、農村流動廚師建檔率、流動廚師培訓率、流動廚師健康持證率均達到90%以上,有效防范了農村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實施飲用水安全工程,加強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管理,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實施水源地水質和城市飲用水月監測公示制度,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在****,農村飲水安全普及率達到98%。
?
聚焦難點綜合治理。實施早餐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使安全可靠早餐原材料市場占有率達到90%;持續開展小作坊整治工程,使78%的小作坊得到有效治理;以“明廚亮灶”為標準,使全市城鎮以上學校食堂全部完成改造。
?
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共立案查處食品違法案件4891件,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食品犯罪案件16件,核查處置不合格食品151批次,約談企業4家,責令召回不合格食品54批次,達5。5噸,核查處置工作得到了國家食藥監總局的通報表揚。
?
以科學高效為要創建監管新模式
?
食藥安全,監管是重點。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過程中,襄陽始終以力求科學高效為出發點,探索著食藥監管新機制。
?
市食安辦創新公眾參與機制,設置投訴舉報受理中心,建立舉報獎勵和“吹哨人”制度,鼓勵社會和企業內部員工參與食品安全監管。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共受理食品安全投訴舉報4161件,受理率達****,回復率達****,獎勵舉報人46人,發放獎金3。8萬元。
?
同時,市食安辦健全追償機制,制定了《襄陽市關于開展食品藥品領域侵害案件民事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實施辦法》,將食品藥品民事糾紛案件納入民商事糾紛訴前調解內容,建立了行政、司法兩種追償渠道和三種追償方式,移送食品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件。實施責任保險制度,按照“先高后低、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原則,全面推行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制度,參保單位400多家,理賠案件5件,賠付金額12000元。
?
以食品生產全過程可追溯為目標,襄陽推進食品溯源體系建設,投入5200萬元在主城區建成肉菜流通電子追溯體系;在乳制品、肉制品、白酒等10類風險較高的行業和質量體系認證企業、實施信息化管理的企業建立食品電子可追溯體系;對暫不具備條件的企業和小作坊實施臺賬式、隨附單式追溯制度。目前,我市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和70%以上的中小企業已完成食品溯源體系建設,實現“從農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全程追溯。
?
加強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建立食品安全守信聯合激勵與嚴重違法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將13人列入嚴重失信“黑名單”;實行“紅黑榜”和“不良記錄”月公示制度,已實名曝光生產銷售不合格食品企業167家,責令召回不合格食品54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