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我國 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但風險與隱患仍然存在,點多線長、人員編制有限等因素也制約著 食品安全 監管工作的深入開展。可喜的是,近年來,全國各級食品監管部門在創新監管手段、完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豐富抽樣 檢測信息發布方式、探索智慧監管體系建設等方面都有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
2月3日,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明確,要強化食品安全全過程監管,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實施在線智慧監管,嚴格落實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使用、檢測、監管等各環節安全責任,讓廣大群眾 飲食用藥無安全之憂。
微信建群實時監督
?
*近,在遼寧省阜蒙縣經營面館的李振國總愛擺弄手機。李振國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他加入了縣里的食品監管服務微信群,群里經常發布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文字、視頻等信息,還會隨機讓店主拍攝廚房死角、灶臺、消毒柜的視頻。
?
話音剛落,群里就跳出一個信息:“@庫倫蕎面館、@思齊樂蒙古族餡餅、@阜新餅王,請三家餐飲老板馬上在群里拍一下店里廚房的實時視頻。”記者發現,發布“命令”的群主是阜蒙縣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他每天都要隨機抽取3家餐館的經營小視頻做例行檢查。
?
據了解,阜蒙縣有食品生產經營業戶約5400家,點多、線長是食品安全監管的一大難題。2016年上半年以來,阜蒙縣市場監管局利用微信,由食品監管領導干部擔任群主,組織搭建了18個食品安全微信群,目前已覆蓋生產經營戶2000余戶,總人數接近3000人。
?
“微信群的實時交流,將食品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中。”阜蒙縣市場監管局局長葉軍華說,對業戶而言,食品安全證件辦理、廚房改造合格標準等問題的咨詢,可在微信群中隨時得到答復;對監管人員來說,業戶們實時上傳的情況,為監管節省了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
?
APP監控安全信息
?
為進一步方便公眾和食品生產經營者及時查詢,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開發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查詢系統客戶端——食安查APP于去年8月份正式上線。
?
據了解,食安查APP數據信息來源于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公布的國家和省級監督抽檢數據庫,主要包括2014年以來國家公布和各省局納入總局抽檢數據庫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共計16萬條商品信息,覆蓋33大類產品。目前,消費者可使用食品名稱、食品分類、掃描商品條形碼3種查詢方式。對于不合格產品,APP以紅色突出顯示,幫助消費者規避食品安全風險。
?
“使用食安查APP,消費者可對食品做‘體檢’,且更有助于發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監管三司司長王紅介紹說,食安查APP有利于引導公眾科學理性消費、自覺規避食品安全風險,也有利于督促生產經營企業及時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
網絡訂餐加強監管
?
近年來,網絡訂餐發展迅速,隨之而來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
2016年6月份,百度外賣與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實行數據對接,展示入駐商戶的食品安全監督公示信息,消費者在商家頁面上可以看到“商家從業資質證照”“食品安全監督公示”等信息。8月份,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浦東新區分局與第三方網絡訂餐平臺簽約,在網絡訂餐行業實施“互聯網+信用監管”模式,全過程監管食品安全。
?
同時,以美團、百度外賣為代表的第三方平臺也積*利用大數據,要求線上商戶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百度外賣公司公共事務副總裁莊雁斌說,百度外賣針對線上商戶,在實地考察、開展監督抽檢、與政府部門對接數據等方面發力,提高了上線商戶的食品質量。美團點評網則通過消費大數據,優先推薦優質商戶,倒逼商戶合規經營。
?
“網絡訂餐的食品安全離不開監管部門與第三方平臺的合作。”國家食藥監總局應急管理司應急監測處桂彬認為,一方面,監管部門可將餐飲單位證件持有情況、量化分級情況、日常監督檢查情況等整理制作成標準化且動態更新的數據包開放下載;另一方面,第三方平臺可以利用這些數據高效審核入駐商戶的證件資質,將量化分級和日常檢查情況納入商戶評價模型,利用互聯網交易信用和評價機制引導消費者,使餐飲單位高度重視食品質量和安全問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吉蕾蕾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