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關注的問題。 ?
網購過期食品貼有超市標簽
?
不久前,頗喜歡甜食的劉女士加入了一個“草莓巧克力”網購群。2月3日,她在看了一家電商平臺的圖片和文字介紹后,定購了兩盒草莓巧克力,價款58元/盒。貨送到后,劉女士即撕開一袋巧克力,發現表面有白霜,且聞到有些酸味。她立即查看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及保質期,顯示為2015年10月7日生產,保質期為12個月,表明此巧克力已超過保質期3個多月。更讓她吃驚的是,外包裝盒上竟貼有某超市標價簽,上面清楚寫明了64元的標價,以及超市名字。
?
劉女士氣憤地向工商局投訴。經查明,在這個“草莓巧克力”網購群中,包括劉女士等數十人從多個電商平臺買到了低價過期巧克力、海外液態奶等食品,有不少商品都貼有實體超市的標簽。
?
根據工商總局發布的《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日前,劉女士等人向電商平臺退貨,但電商平臺不能正確提供其平臺上的網絡商品銷售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使她們維權受挫。目前,劉女士等人已向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電商平臺提供者提出賠償訴求。
?
律師說法:網購食品出問題第三方平臺要擔責
?
2015年10月1日,我國實施的新《 食品安全法》規定了更加嚴格的入網程序,并且在一定情況下,消費者可以請求第三方平臺擔責,因為第三方平臺對商家負有一定的監管責任。
?
“消費者通過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購買食品,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入網食品經營者或者食品生產者要求賠償。”廣西鈦揚律師事務所張楊主任律師解釋說,“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網食品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由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賠償。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入網食品經營者或者食品生產者追償。”
?
這意味著,消費者如果買到了假冒偽劣產品,可以直接向平臺索取賠償。網購平臺要為自己的“間接”錯誤買單,從而督促平臺加強自檢力度,嚴控入網關口。新法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通過嚴格法律責任,保證被侵害的消費者可以充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工商提醒:網購食品別太隨意
?
據臨桂區工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春節前在南寧市召開的西南網絡食品電商發展論壇上,曾有業內人士坦言:不少的“超市下架”食品流入了電商平臺。
?
工商執法人員根據目前消費者對網購的投訴情況,提醒消費者網購食品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
**,網購食品有風險,不應只看圖片。網購食品只能憑賣家提供的圖片和文字介紹對食品的品質進行判斷,如果賣家存心欺騙,網購者很難識破。因此,網購食品除了看圖片外,*好與商家聯系,認真核實商品的相關信息。
?
第二,細觀包裝,查看保質期。消費者*好不要輕易購買自己沒有吃過或是不熟悉的食物,對網購送到的食品,要仔細察看,是否有二次包裝的跡象;此外還要注意食品的保質期,發現問題,盡快與賣家溝通,或是向購物網站投訴,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
第三,提防網上“傍**”賣家。如今不少網店想在眾多店鋪和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傍**”是常見的套路之一。消費者在網上購買食品時,*好認真核實,謹防買到“傍**”的劣質食品。
?
第四,盡量選擇信譽度高的賣家。消費者應養成從各購物官網登錄及操作的習慣,選購官方網站或經過交易平臺認證過的網店更有保障。據了解,當前,廣西進行食品網絡交易的電商平臺共有17家,其中在廣西范圍內注冊的有6家,注冊地在區外的有11家,微信朋友圈暫未被納入監管范圍。
?
第五,盡量選擇“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這樣出現產品質量等爭議時,消費者可以采取拒絕付款等措施,有利于問題及時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