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品安全形勢平穩,沒有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食品藥品監管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
一、“食安煙臺”品牌**行動和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不斷深化
?
全市召開了市食安委全體(擴大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推進會議,市縣兩級政府層層簽訂創建責任書,15個縣市區和6個市直部門對照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標準,全面梳理形成了500余項問題臺賬,實行定期調度,銷號管理。全市加快推進萊陽、牟平省級速凍食品生產基地和省級飲料生產基地建設,38家企業被認定為“食安山東”食品生產加工示范企業,354家企業申報“食安山東”食品流通、餐飲示范單位(店。2016年11月底,我市順利完成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省級驗收,相關工作得到省驗收組專家的充分肯定。
?
二、食品藥品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
?
全面實施食品生產企業分級分類監管,持續開展小作坊登記備案工作,累計完成小作坊備案830余家。積*推行食品流通“一票通”制度,全市5家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普遍實行封閉管理,快檢室升級改造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針對央視“3?15”晚會曝光的網絡訂餐平臺問題,對轄區3家網絡訂餐平臺及4000余家相關餐飲單位進行集中整治,對177家違規餐飲單位依法責令下線。在全市推行了保化三級網格化監管模式,扎實做好保健食品經營行政許可工作,發放《食品經營許可證》(含保健食品銷售2374份,完成全市24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8家化妝品生產企業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落實“兩隨機一公開”工作要求,組織了對12家藥品生產企業的突擊檢查,消除風險隱患51項;對22家嚴重違法違規的零售藥店撤銷其GSP證書,對21家零售連鎖企業、33名不能保證在職在崗的執業藥師下達了責令整改通知書。在全省**建立起覆蓋所有89家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的藥品溫濕度實時監測平臺,3677家零售藥店全部配備與經營品種相適應的陰涼藥品儲存設施,有效消除了藥品運輸、儲存環節上的安全隱患。
?
三、打假治劣工作扎實有力
?
牽頭組建了大連、青島、威海、日照、濰坊、東營和煙臺7地市環黃渤海“6+1”食品藥品稽查打假協作區,制訂了公安、食安、農安“三安”聯動工作意見,鞏固完善與公安部門的聯席會議制度,與市檢察院聯合出臺《關于建立加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行政檢察監督協作機制的實施意見》,與質監、工商等8部門聯合下發《煙臺市食品安全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出臺了《煙臺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暫行辦法》及《煙臺市藥品化妝品舉報獎勵暫行辦法》,有效增強了打假合力。同時,在全市部署了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清源”行動和“守護舌尖安全”整治行動,組織開展羊肉及其制品、塑化劑、中藥飲片等30余個專項整治,受理投訴舉報2118件,查處案件1139件,其中較大案件40起,搗毀制假售假窩點14個,集中銷毀假劣食品藥品1萬余箱(盒、558個品種批次、價值110余萬元,聯合司法機關查辦案件243起,抓捕犯罪嫌疑人200余人,其中破獲柳某某無證銷售藥品案,涉案貨值超過2億元,為近年來全省系統查獲的*大一起案件。
?
四、檢驗檢測水平穩步提升
?
完成了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的編制起草工作,并列入全市“十三五”規劃。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煙臺市食品安全規劃(2016—2020》。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食品安全抽檢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理順抽檢機制,明確市縣兩級分工,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37460批次,抽檢比例達到5.35批次/千人,完成藥品抽檢2345批次。在全市15個縣市區、156個鄉鎮(街道的集貿市場和農村大集廣泛開展“食品快檢進市場”、健康下社區和“你點我檢”等活動,現場抽檢食品1729批次。檢測中心順利通過省質監局組織的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復評審,包括食品及保健食品477個方法、21468個參數,化妝品10個方法、139個參數,藥品檢驗的235項指標通過認證,檢驗能力繼續位居全省地市級檢驗檢測中心前列。全市85家大型商超、83家農貿市場全部建成標準化實驗室,并投入使用。啟動煙臺市為藥品進口口岸的申報工作,相關請示已行文報省,8月份,省政府已批復同意爭取我市為藥品進口口岸。
?
五、信用自律體系日趨完善
?
起草印發了《煙臺市食品藥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和《煙臺市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管理實施辦法》,在市局政務網站公布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6批次。結合年度監管工作情況,廣泛進行了信用等級評定,全市666家食品生產企業、16351家食品流通企業、2318家餐飲企業、4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4934家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被評定為A級。聯合市經信委、商務局、工商局等部門在全市開展了“醫藥創新發展杰出貢獻單位”評選活動,評定“煙臺市醫藥創新杰出貢獻單位”4家,“煙臺市醫藥創新貢獻單位”26家。以基層監管所為單位,組織開展了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示范單位創建活動,評定市級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示范單位57家,縣級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示范單位120家。同時,制作了餐飲量化分級APP軟件和“LG笑臉”圖,在全市開展了“尋找笑臉就餐”、煙臺“好味道”等15項評選活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
六、應急預警機制有效健全
?
繼續做好風險會商工作,召開風險會商會議52次,梳理風險點221個,提出風險防控建議167條。切實加強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工作,共上報藥品不良反應病例報告9473份,醫療器械不良事件5255份,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737份,藥物濫用監測報告1321份,報告數量和質量均居全省前列。我局被確定為全省藥品風險預警平臺3個試點平臺之一,共審核風險預警信號1520個,為管控藥械質量風險、保障公眾用藥用械安全發揮了積*作用。
?
七、干部隊伍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
?
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召開了學習教育座談會,制定了學習計劃,建立了學習教育配檔表,在市局門戶網站開辟專欄進行集中宣傳,堅持立說立行、即查即改,對征集到的問題和建議確定整改單位和責任人,建立整改臺賬限期進行整改,保證了教育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完成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稽查支隊33名中層干部的選拔任用工作,干部隊伍活力明顯增強。著眼于食品藥品監管形勢及發展需要,對全系統監管人員進行了大規模、多層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訓,先后培訓基層監管人員1340人次,選派280人參加國家總局、省局、市委黨校等舉辦的各類培訓,促進了基層一線監管隊伍素質和綜合執法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全省食品檢驗檢測技能競賽中,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獲得團體二等獎。
?
八、生物醫藥產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
繼續堅持完善領導班子成員定點聯系重點生物醫藥企業制度,6名局領導定期深入定點聯系幫扶的20家生物醫藥企業調研,了解企業需求,加強政策引導,及時與上級業務部門溝通,解決實際困難。經積*協調,綠葉制藥獲批全省**麻醉藥品定點生產批件,瑞康醫藥和綠葉藥品貿易公司第二次獲批省局直調藥品試點,年可為企業節省費用近1000萬元。聯合市衛生計生委組織全市29家二甲以上公立醫院的70余名院長、藥械進貨主管人員與50家藥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100余名經理、業務員的醫院、藥械企業對接會,初步搭建起醫院、藥械企業供需合作平臺。目前,全市確定的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開發區生物新藥創制研發平臺及開發基地和石藥集團牟平產業園等21個重點項目和園區建設進展順利,東方海洋精準醫療產業園一期工程4000平米車間大樓和6000平米實驗室大樓均已封頂,新時代健康產業園一期4.5萬平米立體庫及食品生產車間已投入使用,二期13.36萬平米保健食品、日化生產車間等已完成封頂,榮昌生物醫藥產業園及渤海制藥集團中醫藥產業園新建項目均已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
?
2017年,面對監管的新形勢新任務,煙臺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部署要求,以“食安煙臺”建設為**,以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為抓手,以堅守食品藥品安全底線為根本宗旨,完善日常監管、檢驗檢測、質量追溯、誠信自律四大體系,提升依法行政、信息化監管、應急處置、社會共治四種能力,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監管與發展并舉,以監管為主、服務為上、發展為要,在助推幫扶醫藥健康產業上實現新突破,為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做出積*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