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新食力·新機遇”新京報2016網絡
食品消費藍皮報告暨 中國食品 電商發展 研討會在京舉行。會上發布了《2016網絡食品消費藍皮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并對“網絡 食品安全監管的困境與對策”“食品電商的產業升級”兩大議題進行研討,同時揭曉2016網絡食品測評優質電商榜單。 ?
《報告》顯示,網購食品質量已經成為影響網購食品重復購買力的*關鍵因素,超九成消費者擔心網購食品安全問題。
?
研討會上,針對網絡食品現狀,質檢總局原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會長劉兆彬從法治、政策角度,就網絡食品監管現狀及突破進行了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說,2015年,僅外賣網絡食品的交易額已接近400億美元。據預測,到2018年年底,網絡食品市場的交易額有可能突破2000億美元。面對快速發展的網絡食品行業,需要更加嚴密的政府監管體系來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中國食品(農產品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洪濤對網絡食品產業的現狀和未來前景進行了展望。
?
據了解,新京報《新食品》周刊聯合第三方檢測機構,于2016年“雙11”當日發起2016網絡食品測評體驗行動。整個測評歷時兩個多月,涵蓋三文魚、水果、堅果、蜜餞四大類食品,從物流配送、產品品質、價格競爭力、廣告宣傳、用戶友好度、售后服務等維度,對15家主流電商平臺進行了客觀、中立的測評,并根據測評體驗與檢測數據*終形成了《報告》。
?
《報告》顯示,在配送環節,93.79%的網購食品能在電商承諾的時間送達,垂直類電商平臺的配送時效和體驗優于綜合性平臺;就價格而言,僅半數網購食品價格“物有所值”,超3成網購食品樣本標簽內容缺失;在食品安全方面,159個樣本771項數據的合格率達81.13%,但仍有30個樣本檢出微生物不達標;在售后體驗環節,整體滿意度達88.14%,“品相不佳”較“質量問題”更易獲得理賠。而網購食品消費行為調查數據顯示,食品質量已經成為影響網購食品重復購買力的*關鍵因素,超九成消費者擔心網購食品安全問題。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