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
網上仍有售賣
?
在未予準入的食品信息中,泓樂旗下高端有機品牌樂博維赫然在列,其由奧地利“AGRANA StarkeGmbh”制造,此批次為樂博雅幼兒配方奶粉3段,共15.6千克,在湖北進境口岸被檢出脂肪酸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已被依法銷毀。
?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泓樂**次“上黑榜”,早在今年5月12日,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組織了監督抽檢,其中泓樂有機奶粉共有2批次上榜,一批次維生素A指標未達標,且錳元素指標不符合標簽標示值,另一批次除了錳元素指標不符合標簽標示值外,還檢出了阪崎腸桿菌。
?
隨后,樂博維生產商AGRANA StarkeGmbh被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局取消了在華注冊資格。但武漢美斯通工貿公司仍繼續從被取消注冊資格的生產商那里進口食品。對此,中國商報記者多次致電武漢美斯通工貿公司卻沒有得到公司的正面回復。
?
此外,未予準入食品中還包括波蘭奶粉品牌瑪米力,由申維健怡貿易(深圳有限公司從波蘭生產商Geo-Poland Sp. z o.o進口,不合格的三批次1段、2段、3段共計33噸,均為標簽不合格,目前已被退貨。
?
資料顯示,瑪米力是Geo-Poland Sp. z o.o公司自有品牌,而申維健怡貿易(深圳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地區的總代理主營****歐盟原裝進口嬰兒(0-6歲奶粉,經營瑪米力一代、二代、三代、四代產品。中國隨即致電這家公司,對方表示對此并不知情,待了解情況后再對外發聲。
?
兩個澳洲品牌貝瑞可和澳紐可也榮登黑榜。其中,澳紐可一批次9.36噸產品被檢出超限量使用營養化劑牛磺酸,而貝瑞可兩批次產品包括較大嬰兒配方奶粉和幼兒配方奶粉共計96千克,分別被檢出亞油酸單位標識錯誤和煙酸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這兩個品牌都由北京坤岳昊商貿有限公司從澳大利亞生產商BLEND AND PACK PTY LTD進口到國內。
?
記者查閱獲悉,上述進口商北京坤岳昊商貿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立,官網顯示其主營業務為澳洲三文魚、加拿大珍寶蟹等產品,并不主營奶粉進口。中國商報記者隨機致電這家公司,對方表示對此事并不知情,也沒有做任何處理。
?
記者隨機登錄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發現,泓樂奶粉3段、瑪米力1段、2段、3段在多個平臺都有很多產品,且*近還有交易記錄,貝瑞可、澳紐可兩個品牌在淘寶上也一直在售。
?
進口奶粉出現轉折點
?
實際上,有關進口奶粉質量隱患的討論一直都沒有停止過。2016年5月2日,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組織了監督抽檢,共計抽檢202批次樣品,其中泓樂、特福芬、安吉蘭德3款有機奶粉品牌的7個批次產品檢出不合格。
?
7月29日,央視《消費主張》該欄目通過各種跨境電商渠道共購買了7個國家19個品牌的1段嬰兒配方奶粉,檢測的結果顯示有42.1%的樣品不合格,存在鐵、錳、碘、硒實測值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標準的問題。
?
11月18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對雅培和惠氏奶粉進行了通報,指出惠氏三家企業同時存在部分生產場所、設備設施未持續保持生產許可條件、部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部分項目檢驗能力不足等問題,而雅培存在部分設備設施未持續保持生產許可條件和部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的問題。
?
對此,乳業專家宋亮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說,進口奶粉安全隱患一直都存在,2016年5月,國務院下發了《2016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此后,國家食藥監總局、質檢總局、海關總署等機構都對進口食品加強全程監管,在嚴厲的監管下越來越多的質量問題被暴露出來。
?
“當時,國家給予企業一定的整改時間,整改過后雖然許多進口奶粉仍能進入中國,但問題依舊很嚴重。此外,通過正規渠道進入中國的奶粉問題還相對較少,通過海淘、非自營跨境電商等渠道進入中國的奶粉質量問題更是觸目驚心。即使京東等大型電商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奶粉。”宋亮如是說。
?
除了質量問題頻見報端,多個進口奶粉品牌被爆處境艱難。受奶粉新政影響,曾經的澳洲奶粉**品牌貝拉米出現業績低于預期,股價大幅下滑,甚至引起3家公開起訴的尷尬局面。而邁高與美贊臣在新政大背景下不得已而提出“分手”。
?
對此,宋亮表示,在過去五年中,我國對進口奶粉的門檻幾乎為零,導致中國市場上進口奶粉魚龍混雜,這也對我國國內乳制品行業造成很大的沖擊。*新實施的奶粉新政規定國內外奶粉企業將實行統一注冊管理,使許多國外奶粉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有所畏懼。隨著新政實施,我國進口奶粉已面臨轉折點,風光不再,對國產品牌沖擊也將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