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醫療廢物能含有大量有害化學物質,甚至會有放射性和損傷性物質,如處理不當,則會成為醫院感染和社會環境公害源,更可能引發各種的流行疾病。然而,一些不法份子卻利用從醫院回收來的醫療廢物,層層倒賣,賺取黑心錢。
?
近日,南京棲霞公安分局歷時三個多月成功偵破南京市首起醫療廢物污染環境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人。此外,公安還在一個廢品收購站內查獲醫療廢棄物約13.5噸,實際查實嫌疑人收購、倒賣醫療廢物數3000余噸,涉案價值4000余萬元。
?
令人震驚的是,這些醫療廢棄物中的部分經過層層轉手、加工后,竟然成為了 餐具、仿冒知名品牌的塑料玩具等。
?
滁州一家醫院主治醫師安偉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很多醫院的醫療垃圾會有統一的第三方處理,醫院會向第三方支付一定的處理費用,至于第三方如何處理,醫院在這方面很多時候無法監控,可能會有第三方將這些垃圾賣給廢品收購站,導致垃圾再利用。
醫療廢物被層層轉手
?
據南京《現代快報》報道,2016年8月29日,南京棲霞公安分局在對燕子磯顧家村一帶開展清查整治行動時,發現在顧家村1號的廢品站內,堆放著大量的醫用輸液袋、輸液管、輸液瓶等醫療廢棄物。
?
據悉,上述廢品站的法人代表為張某某,這些醫療廢物是張某某從南京多家醫院回收來的,進行分類后再轉手倒賣。據調查,張某某等人于2012年初起,從南京數家醫院以每家每月800元~1000元不等的價格回收醫療廢棄物,大醫院每月產生的醫療廢棄物多達十幾噸。
?
此后,張某某將其轉賣給了張某,張某加價后再賣給生產塑料顆粒的加工廠。經過警方調查發現,這些塑料顆粒經過再加工,甚至還被一些黑心廠家用來仿冒知名品牌的塑料玩具、餐具等。
?
經濟利益的驅動是醫療廢物流入“黑作坊”的重要原因之一。《現代快報》報道,張某某將這些醫療廢物賣給張某的價格是每噸2000~2500元。如果按每噸2000元計算,張某某每月從一家大醫院靠倒賣這些醫療廢物就能賺2萬元以上。多家醫院一起算的話,張某某每月牟取的暴利將達到10多萬元甚至數十萬元。
?
據辦案民警介紹,盡管醫院每月看起來獲利不多,其實是省下了很多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根據有關規定,醫療垃圾必須由有醫療垃圾處理資質并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單位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理,其向醫院收取的價格是每公斤4.35元。計算一下,醫院每月產生的醫療廢棄物如果有10噸,那么處理這些醫療廢棄物將花費4.35萬元,一年下來將花費52.2萬元。
?
12月20日,南京棲霞區公安局政工科陳主任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個事件其實是兩個案件:**是違法倒賣銷售醫療垃圾。第二是多家醫院其中不乏有重點醫院的相關部門涉嫌職務犯罪。陳主任還表示,這個事件目前已經進入司法程序,檢察院公訴科和法院已經介入,目前案件尚在進一步偵查之中。
?
醫療廢物危害大
?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環保部2016年8月發布的新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醫療廢物被列為首位,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其所含有的致病細菌及病毒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倍。
?
安偉杰表示,“回收醫療廢物的第三方和醫院是有相關協議約定,不過,醫療垃圾被再利用,已經是這個行業的潛規則”。
?
需要注意的是,醫院在使用完這些一次性醫療用品后,要將輸液袋、輸液管、輸液瓶等進行分類,不過哪怕是10噸的輸液袋里混入了一個針頭,那這10噸輸液袋都將被歸入醫療廢棄物。
?
據《財經》報道,2003年“非典”后,國務院出臺《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買賣醫療廢物。要求各地專人負責制,對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全程嚴格監管,建設集中處置中心無害化處置,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買賣、加工醫療廢物。
?
安偉杰表示,要杜絕這方面的問題,需要在源頭方面進行控制,由醫院直接銷毀處理,避免醫療垃圾流出。在業內人士看來,化解這些問題,政府主管部門必須加強監管力度,查清源頭,對涉事單位、個人必須問責。也正如安偉杰所說,要把管理責任落實到醫院方、監管部門頭上,真正從源頭上抓落實,“斬斷”醫療垃圾背后的利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