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是吃到嘴里的特殊產品,如果質量不過關、安全無保障,將直接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今年全省食品藥品 監督 管理工作座談會上,省食安辦、省食品藥品 監管局主要負責人的一席話,既道出 食品安全的*端重要性,也警醒著我省的每一名 食品安全監管者。
?
保障食品安全,近年來,我省每年承諾為民辦實事中,總是少不了這一項。
?
民心所望,施政所向?!笆濉逼陂g,針對我省食品安全領域的問題和短板,省食品安全委員會持續組織“百日行動”等一系列監管活動,全面保障我省的食品安全。
?
也正是在這5年里,我省的食品監管工作從“被動整治”走向“主動防控”,從“人海戰術”走向“智慧監管”,從“單打獨斗”走向“社會共治”,從“兩頭監管”走向“過程監管”。
百日“槍”響,從嚴監管
?
2012年7月15日,是我省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值得銘記的時刻。這**,在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下,我省首次開展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動(下稱“百日行動”。省政府專門成立省百日行動領導小組,從當年7月15日起至10月25日,全省各市縣統一啟動“百日行動”,全面開展對食用農產品、水產品、進出口食品、保健食品、肉制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加工環節、流通環節以及餐飲服務環節等的全面整治,圍繞重點品種、重點單位、重點環節和重點區域,排查治理帶有行業共性的隱患和問題,嚴厲打擊食品領域違法犯罪行為。
?
嚴密排查、嚴格整治、嚴厲打擊,帶來了豐碩成果:在杭州,171噸無證“洋”肉被查獲;在浦江,執法人員查到3000箱被涂改過生產日期的臨保奶制品;在永嘉,辦案人員查獲涉嫌假冒啤酒1835箱;龍游縣查獲私宰病死病害豬案件;縉云縣查獲制售假蜂蜜案件……2012年“百日行動”我省共查處各類違法行為1.52萬起。
?
每排除一個隱患,就是保護了一方群眾。經過“百日行動”,我省群眾的消費安全感和滿意度大幅提高,明顯改善了我省食品安全生產環境。如杭州余杭區通過專項整治使蜜餞企業廠房設施、人員素質、內部管理均得到明顯提高;寧波開展的“清螺禁魚”專項行動,沒收織紋螺31.11公斤、河豚魚58.43公斤,消除了食物中毒的隱患;紹興開展散裝食用油整治后,散裝食用油銷售已徹底退出市場。
?
自2012年“百日行動”后,我省整治食品安全的行動連年升級,行動目標也日趨具體和細化。2013年的“強網清源”取得了良好成效;2014年和2015年,省食安委分別開展了針對食品安全領域突出問題的全省食品安全“百日嚴打”,以及針對肉品和水產品的全省肉品和水產品安全專項整治“百日會戰”;2016年“三大一嚴”直面問題,并從各個方面逐一突破,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并鞏固了整治成果。
?
一個數字頗值得關注。2011年,全省法院審結危害食品安全案件僅14件,2012年猛增到127件,2013年上升至357件,同比分別增長807%和181%。
?
省高院相關負責人分析,這類案件數之所以出現大幅上升,除了當時我省仍然處于食品安全問題高發易發階段以外,也說明我省正不斷加大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力度。
基層“強”網,高效協管
?
國務院領導曾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以基層為主戰場,加強監管執法力量和能力建設”。我省一直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基礎工作,2013年以來,結合新一輪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我省**以基層為主戰場,按照有工作機構、有專(兼職人員、有明確職責、有協調執法權、有考核培訓、有工作保障的“六有”要求,著力推進食品安全基層責任網絡建設,創新工作載體,持之以恒抓落實,進一步強化基層責任,壯大基層監管力量,延伸監管觸角。
?
黃蓉便是寧波市某社區的食品安全網格員,讓居民們在家門口“買得放心,吃得安心”是她的工作信條。平時只要一有空,黃蓉便會在社區里走走轉轉,社區的每條小巷、每家餐飲店都有她的腳印,餐飲店的數量、更新、分布更是如數家珍。
?
“我們小區食品單位執證登記率實現了****呢!”一說起自己的這塊“責任田”,黃蓉就頗感自豪。
?
事實上,自2012年我省啟動“百日行動”以來,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的步伐,就再也沒有停歇過。那一年,我省便通過“百日行動”的實施,建立了11.45萬個食品安全工作責任網格,責任網建成率****,每個責任網格都做到有建立文件、設立網格負責人、開展培訓指導和建立日常工作機制。
?
為發揮基層網格作用,強化食品安全源頭治理,省食安委在2013年9月1日至10月8日期間部署開展了食品安全“強網清源”集中行動(下稱“強網清源”行動。
?
此次行動,通過加強食品安全責任網格建設,強化基層責任落實,“強網”解決“有人辦事”的問題,“清源”解決“辦什么事”的問題。各地在2012年“百日行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以鄉鎮(街道為大網格、行政村(社區為中網格、自然村為小網格的網格化監管體系。鄉鎮(街道大網格設有專門機構和專職人員,中、小網格有專人負責?;鶎邮称钒踩O管底數排摸、隱患排查、宣傳發動、張貼“九不”準則等工作落實到食品安全責任網格,由網格負責人協助完成, 做到隱患有人排查、問題有人發現、信息有人報告、知識有人宣傳,解決了基層食品安全工作中“管得著的看不見,看得見的管不著”的監管困局,推動了基層責任網格的有序運行。
?
各地在發揮基層責任網職責方面出現了很多好做法和經驗。湖州市重新梳理基層監管網格,切實排查風險隱患。金華市將食品安全責任網格化管理納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內容,在婺城區和永康市古山鎮開展網格化管理工作試點,并召開現場會。舟山市提出“強化四項舉措、做到三個結合、突出二塊內容、堅守一個底線”的工作要求。臺州市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雷破難”專項行動,梳理出行業性、系統性隱患,由各縣(市、區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領題,市級部門牽頭指導,分區域落實整治任務。麗水市積*利用科技手段參與基層食品安全監管,依托“1355食品安全社會協同管理平臺”完善基本信息數據庫,利用手機“食安通”實時上傳監管巡查信息,努力實現食品安全監管社會化、網絡化、多元化、互助化、智能化的目標。
?
行動期間,抓住影響當地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在整治規范的基礎上,全省各地建立了271個長效機制。
整治隱患,全力護“航”
?
為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解決食品安全領域突出問題,進一步提升浙江省食品安全水平,今年3月1日至8月31日,我省開展了食品安全隱患大抽檢大排查大整治嚴打擊專項行動(簡稱“三大一嚴”專項行動。
?
這次專項行動,時間跨度比往年的百日系列專項行動增加了一倍,聚焦食用農產品種養殖基地、大型產品生產企業等重點環節和重點區域,深入分析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隱患,目的就是以*大決心、*強力度、*嚴措施,徹底整治各類風險隱患,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
?
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的精準掌握是消除隱患的前提基礎,在排查梳理階段,各地各有關部門集中精力、廣泛動員,通過排查摸底、抽樣檢測、會商研判等形式,采取日常巡查、突擊檢查、夜間蹲點、部門聯合等手段深入排摸各類風險隱患,確保不遺漏一個風險隱患點位,進一步增強隱患整治靶向性。行動中,全省共抽檢各類食品近17.6萬批次,涵蓋15大類食品、約1.1萬個品種。杭州、寧波等地自我加壓,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抽樣檢測任務,抽檢量分別高達3.3萬、2.7萬多批次。
?
經過此次行動,全省食品安全領域存在的342個重點風險隱患均得到有效治理,一大批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得到徹底整治,部分領域的隱患治理還實現了**轉身。
?
經過半年的整治,原先無證餐飲集中的拱墅區浙江工業大學后面的“垃圾街”變成了美食街,江干區蠶桑三區“黑外賣”街變成了示范街,上城區思鑫坊混亂街區變成了老杭州印象街區。
?
各地各有關部門創新監管理念,摒棄食品安全單靠政府監管的“小監管”思維,樹立社會“大監管”的思路,構建由“守信的從業者、盡責的監管者、理性的消費者、客觀的傳播者”共同參與的社會共治格局。省內52名專家,組建省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充分發揮專家在食品安全政策制定、食品安全危害認定等方面的作用。杭州市成立全國**食品安全監督協會,各區、縣(市設立工作站,吸收會員1748名,打造群眾自發參與共治新模式。嘉興秀洲區探索村民食品安全自治,以鎮食安委為中心,以村委會成員為基礎,吸納村民和誠信食品經營戶成立自治組織,鋪設建立村鎮自治網絡。
體系完善,公眾點“贊”
?
強監管、建網格、抓專項……省食安委持之以恒的努力,為全省人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公眾滿意度穩步上升。
?
“十二五”期間,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圍繞平安浙江建設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強化監管執法、風險防控、應急處置、技術支撐、標準法規、社會共治等體系建設,實現了食品安全水平、公眾滿意度穩步上升和食品安全總體狀況有序、可控、穩中向好的目標。
?
監管體系更加健全。全面推進食品監管體制改革,100個市縣組建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機構;1356個鄉鎮(街道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落實食品安全監管基層協管員和信息員8.8萬多名。
?
監管法治基礎更加扎實。出臺地方性法規,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發布、應急預案、投訴舉報、黑名單、信用建設等20多項監管制度。
?
風險管控體系更加完備。實施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風險清單管理,建立食品安全風險會商、風險監測、風險排查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網絡,實現了地產食品生產企業、品種、檢驗項目抽檢監測覆蓋面和生產經營企業監督檢查覆蓋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規范處置率“三個****”。
?
技術支撐體系更加完善。食品專業機構和隊伍建設不斷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網進一步完善,縣級食品檢驗檢測資源得到整合,省級強龍頭、市級創特色、縣級?;?、鄉鎮重快檢、社會為補充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逐步形成。
?
專項整治成效更加明顯。圍繞食品安全重點問題,深入開展系列專項行動,嚴厲整治行業性、區域性、系統性風險隱患,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4萬多起,食品領域違法犯罪勢頭得到遏制。
?
社會共治氛圍更加濃郁。實施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安全信用等級評定和分類監管,推進餐飲服務量化分級和監督公示,開展食用農產品信息追溯試點和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農村食品安全金融征信體系建設、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示范省創建等行動,規范行業自律行為,社會各方力量共治食品安全的格局初步形成。
?
服務產業發展能力更加突出。積*構建放得下、接得住、批得快、管得好的食品審批政務環境,精準對接、精準服務食品產業、公眾和基層,有力推動了食品產業轉型升級。
?
不難看出,連續5年來,省食安委的一系列“百日行動”,囊括了食品安全從整體到局部的各個方面,形成了從幾個部門各自行動到聯合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衛生計生委、省質監局、省海洋與漁業局、浙江檢驗檢疫局等10多個省級有關部門和11個設區市的協同作戰機制,抽檢各類食品從首批24887批次上升到175860批次,堅持不懈查處各類違法行為,切實消除了一批風險隱患。
?
今年11月,《浙江省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已經出臺,我省將繼續全面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構建監管隊伍專業化、基層治理網格化、技術支撐標準化、全程追溯電子化、責任追究法制化、社會共治多元化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提升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能力,助推食品產業健康發展,實現浙江食品安全水平、科學監管水平和食品產業發展水平繼續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