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中國 農業(yè)部國際交流中心派出的援布隆迪第3期專家組在東非國家布隆迪認真調研、深耕細作一年多,讓來自中國的 雜交水稻在布隆迪創(chuàng)下高產紀錄,獲布隆迪政府高度贊賞。
?
不久前,中國專家組位于布班扎省英博平原的水稻示范田喜獲豐收。4個引進試種的水稻品種中,*高的畝產達924公斤,*低的畝產也有648公斤。專家組組長、水稻專家楊華德說,布隆迪目前全國水稻平均畝產約為250公斤,示范田產量*低的品種也是他們的兩倍多。
?
在豐收現(xiàn)場,布隆迪農牧業(yè)部常務秘書斯威林對水稻技術示范取得的成效表示贊賞。他說:“這么高的產量,必將載入布隆迪農業(yè)發(fā)展史冊,更加堅定了我們依靠中國雜交水稻和中國技術發(fā)展水稻優(yōu)勢產業(yè)的信心。如果我國的水稻產量都能達到這個水平,布隆迪農民就不缺糧了,生計就有著落了。”
?
布隆迪是世界上*不發(fā)達的國家之一。根據世界銀行2014年6月的報告,布隆迪人均GDP約300美元,農村人口占90%,全國人口貧困率為65%,糧食有30%的缺口。
?
據中國駐布隆迪大使館政務參贊孫健介紹,布隆迪水資源豐富,有充足的光照,晝夜溫差大,具備種植水稻的各種條件,是種植水稻的好地方。來自中國的水稻品種具有穩(wěn)產、高產的特點,可以幫助布隆迪補齊糧食缺口,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業(yè)難題。
?
12月10日,記者走進位于布隆迪首都布瓊布拉市的另一片示范田,看到名為“川香506”的水稻品種生長情況良好,與一旁當地農戶栽種的水稻長勢差別很大。楊華德說,這片示范田是9月28日播種的,長勢非常好,再過*多兩個月就可以收割,預計畝產在750公斤至800公斤。這得益于中國專家組運用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并結合布隆迪實際情況制定的改良式旱育秧、動態(tài)管理、平衡施肥等栽培技術方案。
?
楊華德說,整個生產過程中,專家們平均每周3次深入基地,關鍵時期更是天天泡在田間,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整,幾個月下來,專家們的皮膚曬得跟布隆迪人沒了區(qū)別,“田間地頭已經分不出哪是中國人哪是布隆迪人”.
?
一位名叫恩依吉瓦的布隆迪農戶羨慕地說,看到中國專家種的水稻這么好,他們也想要這樣的種子和技術,因為他們的技術已經落后了,而中國專家用的是新技術。
?
聽到農戶這樣說,楊華德高興地表示,中國專家到這里來就是要向他們推廣水稻種植技術的。
?
楊華德告訴記者,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是技術人員的培養(yǎng),必須培養(yǎng)一批掌握雜交水稻種植技術的人員,才能逐漸擴大群眾基礎。專家組已經開展對技術人員的培訓,讓技術人員跟專家一起工作,下一步將擴大培訓范圍,讓更多群眾掌握先進栽種技術。
?
目前,中國專家已在布隆迪全國范圍內舉辦了兩期大型水稻種植技術培訓,參訓學員有120多人。
?
據孫健透露,明年年底前后,援布隆迪第4期專家組將抵達布隆迪,而第3期的水稻專家將繼續(xù)留在布隆迪,同時還將增加農產品加工、果樹兩個專業(yè)的專家,并建立成規(guī)模的農業(yè)示范中心。布隆迪方面對已取得的成果表示滿意,并明確表示希望從中國引進相應的企業(yè),如種子、肥料、農產品加工方面的企業(yè),用中國的品種、中國的技術讓布隆迪百姓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