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國家 發改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并回應 熱點問題舉行發布會,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目前,我國首批 鹽業 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正在會簽 工信部,預計將于12月20日前完成全部批復工作。有業內人士指出,鹽改將于明年1月1日正式啟幕,但我國目前僅有改革框架,省級市場如何 監管,當地企業庫存、銷售及定價情況如何,都還需要各省充分調研,并盡快落實細化方案,保障鹽改的順利進行。
?
多省細化方案即將亮相
?
趙辰昕表示,目前我國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批復工作正在按計劃順利推進。截至12月6日,31個省(區、市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已全部上報,首批方案批復工作將于下周全部完成。雖然目前13個入圍省份名單及方案尚未公布,但北京商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各省的落地思路已經有所顯露。
?
今年10月底,湖北省政府開會研究該省鹽改實施方案,會上指出,湖北省是鹽資源和鹽產銷大省,省內共有10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應城、云夢等地,食鹽批發企業全省共有105家。根據初步形成的鹽改方案,湖北將不再核準新增食鹽定點生產企業,10家鹽企數量只減不增。同時,不再核準新增食鹽批發企業,除了現有的10家鹽企和105家食鹽批發企業,其他各類商品流通企業不得從事食鹽批發。
?
對此,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如何保障食鹽質量達標、價格不過度上漲,是省政府目前需要格外關注的問題。李錦稱,在食鹽定價放開后,鹽價的走勢成為了百姓們關注的焦點,在這一背景下,完善省級食鹽儲備體系,穩定食鹽價格與供應就顯得十分重要。
?
湖北省政府在會上也指出,湖北將建立由政府儲備和企業社會責任儲備共同組成的全社會食鹽儲備體系,其中省級政府儲備按不低于本省一個月食鹽消費量的標準儲備,一旦遇到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發生時,將及時采取投放儲備等手段,確保食鹽安全穩定供應。
?
此外,李錦還指出,我國各地區食鹽生產方式和價格都存在一定區別,31個省份上報的落實方案必定各有不同,但本次**批復的13個省份應該還是四川、青海等產鹽大省,此外,東部沿海地區的省份也有可能入圍。
鹽業專營仍未完全打破
?
我國一直進行鹽業專營。各個地區市場上流通的鹽產品種類存在差異。據了解,目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以海鹽為主,西部地區以湖鹽為主,中部地區則多是井礦鹽,其中又以四川、云南、湖北、江西等省產出*多。
?
目前在北京各大連鎖超市銷售的食鹽產品超過60種,分為“必供鹽”和“選擇鹽”,前者是指傳統的低價食鹽,后者是指低鈉鹽、海藻鹽等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的食鹽。北京市商務委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北京共銷售小包裝食鹽51229噸,其中“必選鹽”占比約六成,海藻鹽、低鈉鹽、海晶鹽等其他品種的“選擇類”食鹽銷售約占四成。
?
不過,并非每一座城市都有這么多選項。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此前曾有媒體報道,在山東某城市的多家超市中,食鹽產品不到20種,而在中西部地區或部分經濟較為落后的省份,可選擇的產品則會更少。
?
而如今,這種情況有望得到改觀。今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鹽業體制改革方案》破開了鹽改之路的堅冰。國務院指出,從2017年1月1日開始,放開所有鹽產品價格,允許現有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進入流通、銷售領域,食鹽批發企業可開展跨區域經營。
?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本次鹽改并不意味著我國多年的鹽業專營制度被完全打破,譬如為了防止市場短期內出現混亂局面,目前我國已經不再核準新增的生產食鹽的企業,確保產鹽企業數量只減不增。對于這種情況,李錦坦言,從這個角度來說,鹽業專營制度確實沒有完全打破,但任何改革都有循序漸進的過程,長遠來看,未來鹽業依舊有完全放開生產的可能性。
?
食鹽市場重新洗牌
?
實際上,即使鹽業專營制度尚未完全打破,但本次鹽業改革也已經對行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鹽業改革對行業產生的影響**會體現在價格上。目前,全國食鹽的價格高低是與各省經濟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掛鉤的,華東、華南地區的人力成本較高,食鹽價格也較貴,邊遠地區可以自產自銷,且人力成本較低,價格反而比較低廉。在食鹽允許跨區域銷售后,這種價格分布可能會有所變化。
?
朱丹蓬解釋稱,未來食鹽允許跨省銷售,邊遠地區的市場上會出現華東、華南地區生產加工出來的各式各樣的食鹽,而沿海地區也能買到中部地區的井鹽,一方面,各地食鹽的品種勢必會增加,另一方面,食鹽的價格分化會更加明顯,高端食鹽產品,如孕婦鹽、兒童鹽的價格有可能進一步提升,而基礎食鹽則會因為競爭加大,價格有所降低。
?
有業內人士指出,社會資本目前對于鹽業市場已經躍躍欲試,而朱丹蓬則進一步表示,具備一定實力的調味品企業或將成為*先進入食鹽領域的企業。他稱,調味品企業在客戶規模、銷售渠道、終端建設上都和食鹽企業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且消費者覆蓋群體有所重合,如果進入食鹽領域,也更能得到消費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