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架起了通往“金山銀山”的“有機”橋梁。 ?
? ? 出口** 茶業實現“四化”
?
? ? 面對日益提高的市場準入標準,傳統的種植加工方式難以滿足出口的要求。江西局發揮職能優勢,以國際理念、國際標準,通過促進出口幫扶婺源茶產業**實現“四化”。
?
? ? 茶園種植生態化。在茶葉種植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護,保護茶葉生物多樣性,推廣綠色生態防控技術,倡導多用農家肥、有機肥,動員茶園秋挖,避免濫用除草劑,在茶產業發展壯大中保住了“綠水青山”。
?
? ? 茶農組織協會化。組建縣茶業協會,健全“縣-鄉-村”三級茶協體系,規范茶園管理,保障種植誠信。截至目前,婺源縣已成立鄉級茶業協會18家,覆蓋茶業企業90%以上;登記注冊村級茶業專業合作社186家,覆蓋基地茶園面積80%以上。
?
? ? 茶葉加工清潔化。每年整合不少于1000萬元資金,鼓勵茶企升級生產加工工藝,遵循國際有機食品加工標準。建成了國內首條清潔化茶葉生產線。加工清潔化提升了加工水平,保障了食品安全。
?
? ? 茶農生產訂單化。每年年初,茶葉加工企業將出口訂單分解到協作茶農,茶農按計劃種植,采摘后全部收購。此舉提升了誠信,降低了風險,保障了收入。
?
? ? 目前,婺源縣共有出口茶企13家,其中今年新增加5家;婺源縣茶葉出口年創匯5000多萬美元,茶農人均茶葉收入近3000元。
?
? ? 精準幫扶 步入有機前列
?
? ? 婺源縣發展有機產業源于歐盟對有機茶葉的需求。江西局以超前的職業視角,精準幫扶有機產業發展,積*指導婺源創建國家有機認證示范區。
?
? ? 開展人員培訓。江西局發揮行業優勢,聯系邀請中國農業大學、ECOCERT(愛科賽爾國際認證中心等知名有機專家授課,連續3年免費開展有機產品認證培訓,為有機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
? ? 做好技術指導。每年選派技術專家組,深入種植基地和生產車間,查閱記錄,調研座談,指導縣茶葉局對有機基地進行監督檢查,指導有機企業發現問題,采取改進措施,為婺源有機產業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
? ? 推進交流提升。2013年,組織到萬載縣學習有機產業發展經驗;2014年,邀請專家指導有機發展經驗;今年8月,邀請國家認監委及新西蘭初級產業部專家組考察,推動婺源五龍山公司成為中國與新西蘭雙邊交流的**有機茶葉認證企業代表。
?
? ? 目前,婺源縣1.2萬公頃茶園中近3500公頃經過有機認證,年產有機茶4100噸,有機茶面積、產值、出口等均位居全國縣級之首,有機綠茶更是穩占歐盟60%以上市場,有機茶在歐盟市場賣出了普通茶的8倍以上價格。
? ? 有機品牌 引來產業聚集
?
? ? 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打響了婺源縣的有機品牌,促進了有機茶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
?
? ? 婺源聚芳永公司二期投資2.7億元建設茶飲料深加工生產線;婺源天純實業公司投資1億元建設海撥500米以上的有機茶項目,建設有機茶加工廠房和展示廳5000平方米,新建標準化高山有機茶園650畝;婺源松楓翠有機食品公司投資5000萬元建設有機茶項目;引進浙江客商投資10億元建設“中國有機茶都”項目。
?
? ? 目前,婺源縣茶葉企業年產值在1億元以上的有3家,5000萬元以上的8家,省級龍頭企業6家,市級龍頭企業9家,縣級龍頭企業15家,清潔化、連續化、自動化茶葉生產線10條,提供就業工作崗位6000個以上,帶領全縣20萬茶農共同增收致富,為打造中國有機茶**縣作出了顯著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