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多來,沈炳琳官司纏身。
?
她卷入的是一場勞資糾紛。作為克拉薩多 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英文名Clasado BioScience原總經理,2015年沈炳琳先是被解雇,隨后被老東家以名譽侵權為由告上法庭。而在上海黃浦區人民法院和上海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兩次庭審中,沈炳琳均敗訴。
?
“這不公平,我將保留繼續申訴的權利,不會放棄。”11月2日,沈炳琳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語帶憤怒。
?
在她看來,她成為被告的根本原因,在于2015年1月她意外發現公司向衛生部申報審批的一款名為“必米諾(Bimuno ?”的 低聚半乳糖產品涉及轉 基因。由于轉基因產品審批程序不同于一般產品,需先提請農業部門審批,她因此向英國總公司高層提出暫停業務、先向相關部門申請審批的建議,但不久后被解雇。
?
沈炳琳說,克拉薩多公司后來趁她不在單位時撬開其辦公室,盜走了相關資料造假證據,又注銷門卡致使她無法正常入公司上班。“我只能申請勞動仲裁,并找合作單位搜集證據,誰知后來公司告我名譽侵權?!?
?
這一說法遭到了克拉薩多公司的否認。該公司認為沈炳琳系主動辭職,后發送郵件至合作方,以不實信息詆毀公司聲譽。雙方各執一詞。
?
與此同時,“必米諾”卻出現在市場上。“還沒有獲得國家衛計委相關批準的產品,他們怎么就能賣呢?”沈炳琳提出質疑。
?
法院的某些行為也令沈炳琳不平。
?
沈炳琳出示的一份《黃浦區人民法院202繳納上訴費用通知》顯示,通知書發放日為2015年5月23日,而繳費日為2015年4月28日。過期近一個月的通知書因銀行拒繳差點導致她無法繳納上訴費,*終輾轉奔波于法院才獲解決。
?
更令沈炳琳詫異的是,今年9月12日二審判決當天,她與代理律師均未收到法院通知。直至10月9日代理律師發現已于10月1日在*高院裁判文書網上公示的判決書,經聯系審判法官,對方才寄出判決書。
?
審判該案的上海二中院法官劉佳在接受看看新聞Knews記者采訪時稱,法院是按照相關要求上傳與公示判決書,全過程符合規定。不過他未就其他問題作出回應。
?
在此期間,沈炳琳還多次收到匿名短信,內容不僅指向這場官司,還包括克拉薩多公司的訂單交易和*新動態。國內知名嬰兒奶粉品牌雅士利亦卷入其中,被指馬上會下大訂單?!拔也荒苊鞔_這些信息的真實性,對方也聯系不上,但很顯然他(她對我的經歷相當清楚。”沈炳琳略顯擔憂地說。
?
兩次庭審和上訴中的遭遇,*終使沈炳琳下定決心——公開克拉薩多公司違規銷售涉嫌轉基因產品一事。
?
違規銷售涉嫌轉基因產品?
?
“必米諾”是一款低聚半乳糖產品。后者是一種功能性低聚糖,通常被稱為 GOS(Galactooligosaccharides,屬性接近母乳中的低聚糖益生元,被開發應用于嬰幼兒奶粉、發酵乳、飲料等產品。
?
早在2008年,中國就將GOS作為食品添加劑(現稱 營養強化劑列入衛生部發布的新資源食品名單,現行食品營養強化劑標準14880-2012中也明確將GOS列入允許用于部分特殊使用商品的名單。
?
不過,GOS產品上市前必須符合衛生部的審批。這是基于衛生部對合成GOS從原料到產品從頭至尾的全程監控,其中就有參與GOS合成的重要原料、酶制劑之一——β-半乳糖苷酶。
?
β-半乳糖苷酶的來源具有多樣性。上海商學院食品系教授宮霞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細菌、酵母菌、霉菌等都產β-半乳糖苷酶。“對細菌產的就要慎重,如大腸桿菌。一些細菌在代謝過程中可能有一些毒性,一般生產都會使用酵母菌?!?
?
低聚半乳糖標準制定起草單位、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標準信息研發部副主任郭新光介紹說,中國目前將食品用酶制劑納入行政許可范疇,但對食品添加劑和營養強化劑生產用原料要求沒有明確規定。不過,“GOS本身是營養強化劑,也列入行政許可范疇。按衛計委有關規定提交相關證明材料、經各項評估確認安全有效后,方可生產、上市?!?
?
但經看看新聞Knews記者多方求證,“必米諾”目前不在衛生部公告內。而在幾家信譽指數評級較高的知名電商購物平臺上,這款GOS產品確已作為添加劑,被用于多家國內品牌的益生菌、代餐粉等固體飲料中。其中,一款含有“必米諾”的代餐粉生產商——深圳生命力生物保健科技有限公司還是上市公司。商家在宣傳廣告中如是推銷“必米諾”:提升腸道健康、清除消化系統內有害菌等。
?
?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2013年美國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網站一份名為GRN000485的公告,“必米諾”生產的GOS,構成物中的BbgIV β-半乳糖苷酶系重組的大腸桿菌合成的轉基因產品。
?
根據《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按照規定顯著標示。而觀察這些含有“必米諾”的代餐粉、益生菌粉包裝和配料,除了介紹該產品為國外進口外,未就轉基因情況進行任何標示。
?
又據《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境外公司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農業轉基因生物用作加工原料的,應當向農業部申請領取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批準文件后,方可依照法律規定進行相應審批手續?!笨纯葱侣凨news記者就此向Clasado公司求證,上海分公司代理律師張君強強調“Clasado在中國的行為都是合法的”;而截至發稿時,Clasado英國總部未就轉基因的相關疑問給出回復。
?
通過查詢網售產品上“必米諾”持有的專利號與Clasado英國官網,看看新聞Knews記者進一步發現,其GOS的酶制劑來自一種名為兩歧雙歧桿菌的酶。
?
2015年1月衛計委曾發布公告,將以兩歧雙歧桿菌為來源的酶制劑列入食品添加劑新品種。不過,郭新光解釋:“那只是酶的公告,不是GOS的公告?!?
?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注意到,在衛計委公布的信息中,兩歧雙歧桿菌右側還有一欄“供體”。宮霞說,這可能涉及一些通過人工或其他方式選育的菌種,轉基因是其中之一。郭新光說:“就酶制劑產品本身而言,經過衛計委公告或列入使用標準的是認可安全的?!钡肮w”這一欄目前內容為空白。
國家衛計委發布的酶制劑公告
?
除網售公司采用“必米諾”GOS作為生產原料,國內奶粉品牌雅士利官方微信平臺顯示,Clasado公司高層曾于2015年4月與雅士利公司高層簽約。雅士利公司一位郭姓負責人回應看看新聞Knews記者采訪稱,他們與Clasado的公司人員確有接觸,但目前未使用過該公司的任何產品。
?
就“必米諾”涉嫌轉基因一事,深圳生命力有限公司一位齊姓產品經理說,因跟原料供應商有協議不方便出面說話,但“肯定是合法的我們才能上市,有正規進口的證書”。
?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則透露,進口產品往往要有衛生證書,而藥監局和質監局分權管理,權力交叉導致的管理缺位讓一些企業心存僥幸地打起“擦邊球”。
爭議不斷的Clasado
?
在“必米諾”的供應商、Clasado公司官網介紹中,這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從事生物科學研究和開發“世界上*先進的”GOS產品的公司。中國區目前有其兩家全資子公司,一家在香港,另一家于2014年在上海注冊,即沈炳琳曾經供職的克拉薩多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在上海人民廣場一家高檔寫字樓內,克拉薩多公司一名張姓工作人員否認了上海公司在國內進行任何產品的銷售,同時表示對市場銷售的益生元產品中使用“必米諾”毫不知情?!拔覀兡壳坝袖N售計劃,但從沒有真正實施過。”11月8日,張姓工作人員說。
?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未獲許可進入該公司,但透過玻璃可以看到門內櫥窗陳列著“必米諾”的一款盒裝產品,包裝標識均為英文。而該公司在其注冊的名為“必米諾”的微信公眾號上,正在推進“必米諾”在國內的宣傳推廣。去年6月,克拉薩多公司在官微平臺打出宣傳廣告,所有銷售鏈接均為國外網站,今年1月又新增了香港官網和實體藥店的銷售信息。
?
與銷售網點同步增加的還有各種宣傳廣告。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一篇名為《必米諾為旅行者排憂解難》的文章中,這款產品被描述為比抗生素更安全有效的“新型益生元產品”;今年3月一篇名為《把必米諾引入中國:突破腸道菌群管理更多獨特功效令人矚目》的網文,更是從科學理論的高度介紹了“必米諾”在治療一些慢性疾病上的用途。該文被十余家自媒體平臺轉發。
?
然而,在國內被宣傳為“在治療中的應用有更多用途”的“必米諾”,在國外受到了諸多質疑。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信息顯示,2011年EFSA就在其官網上發出聲明,不支持“必米諾”對產品減少胃腸道不適的功效評價。Clasado公司隨后發文申訴,但2013年6月與2015年1月,EFSA兩次駁回了申訴。2015年10月,EFSA 正式拒絕 Clasado有關“必米諾”產品減少腹部不適的聲稱。
?
2014年10月歐盟還發布委員會條例 No 1154/2014,拒絕批準8種食品的健康聲稱,其中包括“每日食用1.37克源自 ‘必米諾’的低聚半乳糖,可降低腹部不適”的聲稱。
?
英國廣告標準行業(ASA也曾收到消費者對“必米諾”GOS產品的投訴。在一項名為“勿信大肆宣傳”的民意 調查中,有消費者指出“必米諾”未經歐盟營養健康注冊許可,在其網站上宣稱產品有減少腸道有害菌、增加雙歧桿菌的功效,由此引發網民對益生元產品安全和監管的熱議。ASA*終要求Clasado公司就涉嫌廣告夸大進行公示和責令改正。
?
同樣在國內,據上海克拉薩多公司張姓工作人員介紹,因有人匿名舉報該公司銷售過期產品,他們相繼接受了來自工商、質檢部門的檢查。張姓工作人員懷疑舉報者為沈炳琳,但遭到后者否認?!拔覜]有舉報過。這個行業剛起步、競爭激烈,同行舉報的可能性肯定存在。”沈炳琳說。
?
據國內一家益生元行業公司提供的數據,1996年至2014年,功能性低聚糖的國際需求量年均增速超過10%,而它在中國起步較晚,2008年才在市場上嶄露頭角。
?
一位益生元行業公司王姓產品負責人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目前中國的低聚半乳糖產品半數以上來自進口,國內市場缺口很大。而因為近些年國內低聚半乳糖的行業標準尚在更新和規范,市場正處于灰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