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解禁輸臺問題,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委托民調公司進行民調,結果顯示,74.6%的民眾不贊成開放。面對此一社會沖突,民進黨及段宜康者流便重施故技,擬將民怨導向債多不愁的國民黨,指控國民黨為黑道,故意破壞公聽會。然而民進黨的發夾彎轉得太快太急,這個禍水東引之計,未能得逞,反而更形激化沖突。 ?
? ? 蔡當局擬開放日本核災食品 進口,引發藍營、橘營和“小綠”“時代力量”批評。新北市長朱立倫嗆聲,如果要開放,就要誠實地告訴大家“到底拿民眾健康去交換了什么?”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日前表示,國民黨絕不接受民進黨拿民眾健康進行利益交換。
?
? ? 親民黨黨團則表示,任何地區不安全的食品,都必須被嚴禁,食用油如此,美豬如此,日本福島食品亦應如此。
?
? ? “時代力量”民代黃國昌則表示,民進黨當局應坦率地對民眾講“是否受到了日本壓力”。
?
? ? 據悉,島內舉行的日本核災食品輸臺公聽會引發多起暴力沖突,蔡英文14日晚間質問臺當局內務主管部門負責人葉俊榮“為什么黑道可以闖進公聽會?”國民黨昨天對此進行“三問”:“為什么讓黑道擔任民進黨黨部主委?”“為何縱容黑道帶人進入公聽會現場?”“為什么要將日本福島核災食品輸臺引起民怨,還打人喊救人?”
?
? ? 臺灣要進口日本核災食品?蔡當局后院起火
?
? ? 日本福島核災不只影響日本當地,甚至震蕩臺灣。“我是人,我反核”的旗幟,迄今依然隨處可見。然而核災創傷未愈,反核氣氛方興未艾,民進黨當局竟然開始準備要開放進口輻射污染地區的農漁產品,理由是“科學證據證明無礙人體健康”。于是乎,臺當局“農委會”等部會開始“3天10場”的“假日公聽會”,其理由甚明,就是準備形塑“全民咨詢、充分公開”的輿論氛圍,替臺當局拍板定案預備“民意基礎”。
?
? ? 臺灣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主任包正豪16日在《中國時報》發表評論說,這場“勸進大戲”,演出者草率不用心,只想過個水,意思意思即可。哪里知道已經被民進黨及所謂“覺醒公民”和環保團體所聯手激起的反核氛圍,并未隨著民進黨執政,宣布非核家園而有所稍減,反而因為“反核,不反核污染產品”的邏輯吊詭,激起社會反彈,群起抵制“公聽會”。民進黨中央大員視抗議者為寇讎,實際**線官員的傲慢態度,都在在激化社會沖突。
?
? ? 面對此一社會沖突,民進黨及段宜康者流便重施故技,擬將民怨導向債多不愁的國民黨,指控國民黨為黑道,故意破壞公聽會。然而民進黨的發夾彎轉得太快太急,這個禍水東引之計,未能得逞,反而更形激化沖突。
?
? ? 何以蔡英文當局會行此不智之舉?放在國際政經情勢框架下來看,美國特朗普可能上臺當總統,顯然臺灣會被邊緣化,而日本即成為民進黨當局以為的脫困解方。姑且不論這樣的盤算是否有效,但“反核,不反核污染產品”的帽子已經牢牢地戴在蔡英文當局頭上。年余之后,地方選舉登場,哪有現任縣市長愿意“分享”這頂帽子,授政敵以柄呢?
?
? ? 果不其然,**對蔡當局“開槍”的就是民進黨執政的嘉義市。涂醒哲市長在議會藍綠黨團支持下,宣稱將制定單行法規,禁止有輻射污染疑慮的日本農漁產品在嘉義市上架販賣,狠狠地打臉民進黨當局。后續可以預期,會有更多縣市跟進。特別是藍營執政地區,哪里還會和蔡英文當局客氣。所以,未來可預期會出現“地方包圍中央”的戲碼,民進黨后院起火,已不可免。
?
? ? 開放日本有輻射污染疑慮農漁產品的政策,可能會危及島內“地方諸侯”政治生命的延續,民進黨縣市長哪里會和蔡英文當局撕破臉呢!但這件事情已成為蔡英文當局的兩難,一方已許諾日本將會開放,配角都唱完,就等主角定場子,現在偏偏跑龍套的不干,當下搞個不上不下的尷尬。
?
? ? 但戲總要唱完,可預期的是,臺當局會以地方政府單行法規無效的老套路來解決問題。同時會承諾“嚴格檢驗”,讓臺灣各縣市政府有臺階下,去告訴選民“暫時歸咎臺當局”,縣市長已經盡力。
?
? ? 下次臺當局領導人選舉是3年多以后,2018年先舉行縣市長選舉。所以,先讓蔡英文當局“承擔”,救民進黨縣市長選情為先。賭的就是選民健忘和對民進黨的溺愛。用時間換取空間的戰略,是騎虎難下的不得不。臺當局與各縣市的沖突必然會發生,也必然會以臺當局強壓結束。民進黨的縣市長脫身后,該進口的還是會進口,民眾的食品安全還是口號一句而已。
?
? ? 臺媒批蔡當局解禁核災食品:盛氣凌人加卑躬屈膝
?
? ? 臺當局近日研議將放寬日本核災地區食品進口臺灣,引發民眾與在野陣營巨大反彈。針對此問題,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委托趨勢民調公司執行民調,結果顯示,高達74.6%的臺灣民眾表示不贊成開放,贊成解禁的只有17.7%。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李正修指出,當民進黨當局只是把解禁的決策拿到公聽會走過場、毫無傾聽民意的誠意時,連帶賠上的將是蔡當局對內領導的威信及對外的談判能力。
?
? ? 近期為了解除臺灣對日本核災食品的進口管制,民進黨當局真的“很用心”,除了由“衛福部”等召開沒有人搞得懂的公聽會外,“駐日代表”謝長廷更強力護航。外事部門負責人李大維稱日本施壓,然而為何過去批評馬英九當局出賣人民健康的民進黨,執政后卻大開方便之門,甚至還說禁止輸入日本核災區食品恐違反WTO規范?究竟這是為了臺灣能參與區域經貿整合,還是蔡當局為了兌現與日本的黑箱交易,不惜犧牲臺灣人民知的權利?
?
? ? 民進黨甚至刻意誤導臺灣人民,稱只剩臺灣與大陸限制日本核災產品。真相卻是,包括歐盟、韓國、新加坡及香港等,仍對日本核災食品采嚴謹檢驗態度。美國食品及藥物署(FDA于10月7日公布*新的“進口警示”,其中列出10多項有“放射性核素污染”疑慮的產品,亦詳列日本14個縣不得出口到美國的細項,其中以農產品及肉類為大宗。
?
? ? 倘若其他國家或地區仍對日本核災區食品設限,為何民進黨當局這時急于開放?而且在民眾還有疑慮之時,想在3天內開10場公聽會混過去?連民進黨“立委”都看不下去。臺灣每年從日本進口的食品占所有食品進口總量的1/4,近10億美元,是日本食品總出口量的13%。難道民眾不該知道這些食品是否安全嗎?
?
? ? 雖然蔡英文當局聲稱將以“三管五卡”措施嚴格把關,但以民進黨諸多“發夾彎”的作為,倘沒有從上游到加工過程的全套檢驗配套,民眾實難接受民進黨的口頭保證。
?
? ? 從倉促開放加拿大牛肉進口,到決定放松對日本福島地區的食品管制,蔡當局犯了太多“權力傲慢”的錯誤。在野時,民進黨批評馬英九當局查驗不力是“蓄意殺人”;朝解禁方向走是“凌駕食安風險”;現在執政了卻吝于向民眾說明決策轉彎的過程,甘愿臣服于日本的壓力而置民眾健康于不顧,“對內盛氣凌人、對外卑躬屈膝”。
?
? ? 平心而論,以外貿為主要經濟命脈的臺灣,沒有藐視國際規范的實力。然而,確保民眾食品安全應是執政者的基本職責,怎可全面撤守?當民進黨當局只是把解禁的決策拿到公聽會過場、毫無傾聽民意的誠意時,連帶賠上的將是蔡當局對內領導的威信及對外的談判能力。
?
? ? 臺當局欲進口核災區食品有何意圖?
?
? ? 連日來關于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的議題在島內鬧得沸沸揚揚,臺當局召開公聽會,卻趕在3天內舉辦10場公聽會,如此倉促的時程既違反程序,又無法讓民眾有足夠的時間了解相關事宜。早在這幾年民進黨在野時,就有國家和地區先后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為何民進黨直至上臺后才改變態度?評論直言,難道民進黨當局別有意圖:以臺灣民眾的健康為代價,在臺日關系中換取政治利益?
?
? ? 連日來關于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的議題在島內鬧得沸沸揚揚。民進黨當局準備開放日本4個曾受到核輻射的地區食品入島,引發激烈爭議。多場關于輸入日本核災區食品的公聽會變成“抗議會”,甚至爆發流血沖突。回想起民進黨在野時*力反對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當時執政的國民黨就因沒有在**時間禁止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而遭民進黨臭罵,如今民進黨上臺執政卻180度大轉彎,難怪群情激憤。去年有廠商竄改產地,違法進口日本核災食品,民進黨批評國民黨當局管理松懈,并嗆聲“開放核災食品,等同蓄意謀殺”。現在民進黨當局意欲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難道就不是“蓄意謀殺”?
?
? ? 自2011年3月日本因強烈地震而發生福島核電廠輻射外泄事件后,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日本食品聞之色變,時至今日也仍有部分國家和地區禁止日本核災區的食品進口。臺灣地區則于2011年3月25日起開始暫停日本福島、茨城、栃木、群馬及千葉等5縣生產制造的食品進口。今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獲勝,重奪執政權。有日媒已預料,較親日的民進黨上臺后將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入島。果然,民進黨當局上臺近半年后提出分兩階段開放除福島外4縣食品進口。當局聲稱,上臺后之所以同意進口,是因為已有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對日本核災區食品解禁,若臺灣依然禁止,恐違反WTO規范。但早在這幾年民進黨在野時,就有國家和地區先后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為何民進黨直至上臺后才改變態度?
?
? ? 日本福島核災事件雖然距今已有5年,但曾受核輻射地區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是否仍有影響,外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鑒于臺灣民眾對日本核災區食品有疑慮,臺當局召開公聽會,原本無可厚非,但卻趕在3天內舉辦10場公聽會,如此倉促的時程既違反程序,又無法讓民眾有足夠的時間了解相關事宜。按規定,“行政院”應于公聽會召開前10天到15天對外公告,但“行政院”10日發出公告后,便火速于12日召開公聽會,明顯“違法”。三年前“立法院”審查兩岸服貿協議,藍綠達成共識,各自分別舉辦8場公聽會。國民黨在兩個月內完成任務,而民進黨卻花了半年才辦完8場公聽會。如今民進黨當局3天就完成10場公聽會,展現****的“神速”效率。
?
? ? 此外,民進黨當局在公聽會上發給民眾的說明書的名字以及現場會議名稱橫幅都沒有出現“核災”二字,只說“日本食品輸臺”,企圖魚目混珠、糊弄民眾。如此不誠實的做法不僅加深民眾對核災區食品的不信任,也更令外界質疑民進黨當局迫不及待地要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是別有意圖:以臺灣民眾的健康為代價,在臺日關系中換取政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