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等。9日,柳州市工商局對17家螺螄粉生產商家進行約談。 ?
? ? “非遺”稱號莫亂印
?
? ? 雙生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工商部門對具有代表性的多家螺螄粉企業進行調查。經查明,這些企業在袋裝螺螄粉的大包裝及盒內小包裝上,均標注有“舌尖上的中國”或者“舌尖上的柳州”推薦美食等字樣,還有的標注有“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
? ? 執法人員調查發現,這些企業生產的螺螄粉并未參加過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節目,也未能提供央視推薦該品牌螺螄粉的相關文件材料。
?
? ? 而列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的是“柳州螺螄粉手工制作技藝”,這些袋裝螺螄粉都是工業化機械生產食品,因此不能稱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
? ? 上述行為,其宣傳內容都涉嫌虛假宣傳,容易引起消費者誤解。
?
? ? 獲獎榮譽要準確
?
? ? 調查中還發現,一家企業包裝上印著“食品博覽會金獎”標志。企業負責人稱,該企業螺螄粉在2014年“第11屆廣西食品交易博覽會”被評為“金獎產品”。執法人員則表示,包裝上只注明“食品博覽會金獎”,屬于隱瞞了獲獎的時效及舉辦單位等信息。消費者無法知道是某一年獲獎,還是年年都獲獎;不知道是“全國食品博覽會”,還是“廣西食品博覽會”。
?
? ? 《廣告法》第十一條規定,廣告使用數據、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等引證內容的,應當真實、準確,并表明出處。引證內容有適用范圍和有效期限的,應當明確表示。該企業的行為,則屬于表述不明。
?
? ? 冒充商標要不得
?
? ? 商標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不少企業都會通過注冊商標保護自己的產品。調查中,執法人員還發現商標使用不規范甚至冒充行為。
?
? ? 一家企業注冊了一個商標,但外包裝上的商標卻是一個全新的商標,與其注冊的商標沒有任何關系,甚至使用他人已經注冊了的商標。這就存在冒充注冊商標或商標侵權等違法行為。
?
? ? 還有一家企業注冊了“某某螺”文字字樣的商標,但包裝上使用的商標,既有文字也有圖案,甚至是圖文混合。執法人員稱,商標有文字、圖形、字母、聲音等類型,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型。商家在使用自己的商標時,一定要規范,否則很有可能會使用到他人的商標,涉嫌商標侵權。在他人還沒有注冊該商標之前,一個企業也可以同時注冊文字、圖案甚至混合的多個商標。
?
? ? 宣傳不能亂用“*”
?
? ? 柳州的袋裝螺螄粉很多都在網上銷售。在互聯網的宣傳方面,有些商家為了提高其知名度,隨意夸下海口,亂用各種“*”等。
?
? ? 一家網店宣稱,自己是“*大的柳州特產及螺螄粉網上批發零售平臺,目前已匯集了柳州***品牌螺螄粉”,另一家網站則稱是“螺螄粉口味*齊全的店面”。
?
? ? 當問及這些“***”的出處,網店老板無言以對。執法人員稱,網店使用這些內容,沒有經過任何的調查、考證,完全是自己臆想虛構、擅自標注,容易引人誤解,夸大的宣傳也涉嫌虛假宣傳。
?
? ? 違法要付大代價
?
? ? “新廣告法處罰比過去更嚴厲。”雙生分局廣告科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9月開始實施的廣告法被認為史上*嚴廣告法。發布虛假廣告的,處廣告費用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
? ? 據悉,截至今年10月底,柳州登記在冊的袋裝螺螄粉生產商家共63家,申請注冊商標約90個。
?
? ? 柳州市工商局副局長呂文榮說,螺螄粉行業的不規范經營行為,對柳州螺螄粉產業走出去、產品賣出去、品牌打出去戰略等都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希望通過這次約談,柳州螺螄粉商家能加強法律法規學習以及員工培訓。各級工商部門也要與螺螄粉生產企業多溝通,多聽聽生產經營者的意見,重點幫助企業抓好品牌建設和推廣。通過自律和監管相結合,促進螺螄粉行業健康發展。(記者廖艷明 通訊員劉奕 張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