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農業 機械化 管理司巡視員丁翔文表示,“十二五”以來,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快速發展,于2015年末達到63.8%.但目前農業機械化發展不平衡、作業質量和效率不高、公共 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
?
丁翔文在此間舉辦的“2016首屆中國農業(博鰲論壇”上建議,應增加關鍵農機裝備的有效供給、加快集成配套技術的有效供給。
?
丁翔文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和社會化服務水平快速提升。2015年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63.8%,較“十一五”末提高了18個百分點,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其中,小麥、水稻、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3.7%、78.1%、81.2%.此外,農機社會化服務縱深發展,目前我國農機合作社超5萬個,2015年農機工業實現年總產值4523多億元,我國已躍居世界**農機制造國。
?
丁翔文指出,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一是發展不平衡,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僅衡量小麥、水稻、玉米等8個主要田間作物的機械化耕種水平,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的機械化水平較低;機耕水平普遍較高,機種、機收水平較低,如油菜機種、機收水平剛過20%.二是公共服務能力不足,現在雖然已建立18.3萬個農機組織,但服務面積只有農機作業的10.5%左右。三是作業質量、效率不高,僅解決了簡單的機械耕、種、收,作業精準度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多功能復式作業剛剛起步。
?
對此,丁翔文建議,通過增加關鍵農機裝備的有效供給,加強高性能、低能耗、低故障率的農機品種研發,擺脫精準作業高端農機產品過度依賴進口的現狀。此外,加快集成配套技術的有效供給,打造工業、農業、包括環境等方面的相互配套的農業機械化系統工程,使農業機械化與土地、環境、育種栽培方式、經營方式等方面相適應,通過整治農田使其符合農機化作業標準。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