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了,校園周邊的 食品安全管得怎么樣?市民李勤在手機上點開“長沙食藥 監管”訂閱號,一則《食品安全清風從校園刮起》的文章,讓他對孩子在校就餐放了心。這是食藥信息發布對市民健康和消費護航的實例之一。從今年2月啟動國家 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以來,長沙市食藥監系統打造“三度”立體宣傳與信息傳播體系,通過多種傳播途徑,及時向社會和公眾發布食藥監管信息,進行食藥科學普及,以達到保護 消費者、約束執法者、震懾違法者的實效。 調查顯示,截至今年7月,長沙市公眾對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支持率達99.3%,食品安全綜合滿意度達64.9%,較去年提升1.7個百分點。
傳播有深度
食藥宣傳直接送進社區、學校、鄉村和企業
?
9月22日晚上,望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雷鋒藝術團的演員們精心制作了一場以食品安全為主題的節目,送到學校、社區。一個個反映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故事,通過花鼓戲、快板等形式表現出來,市民入眼、入耳、入心,對創建食品安全城市有了深刻了解。
?
長沙今年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食藥監部門圍繞拓寬宣傳途徑、加快信息公開力度開展了一系列創新實踐,以“12331”食品藥品投訴舉報主題宣傳日等主題為載體,張貼海報、宣傳標語、開展食品安全咨詢、印發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知識進社區、進學校、進鄉村、進企業活動,營造人人參與創建的良好氛圍,實現了由注重單純的新聞媒體宣傳向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方式和新聞媒體綜合立體宣傳轉變。
?
芙蓉區居民張承還記得,上半年在瀏陽河婚慶文化園舉辦的那場“東湖夜話”之“尚德守法、共創食安、我們在行動”現場主題話吧活動,市民提問“監管部門如何加強對馬王堆海鮮市場的監管,讓老百姓放心消費”,監管部門的答復消除了他的疑問,他希望有更多這種干群共話、共論“舌尖上的安全”的宣傳方式。
?
宣傳有速度
建立健全新聞發言人制度傳播正能量
?
隨著網絡的發展,各種食品安全信息真假混淆,損害了公眾對食品藥品安全的信心。讓權威制止傳聞,長沙市通過建立健全新聞發言人制度,定期召開新聞發布會,增強信息發布的權威性、時效性。今年3月4日召開了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的**次新聞發布會,發布了長沙市食藥監局2016年度食品安全重點整治方向,4月21日、9月1日又相繼召開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二季度、三季度“利劍整治”動員會議,對食品安全工作開展部署。
?
讓科學打倒謠言,長沙食藥部門加快輿情處置速度。今年以來,長沙市在應對“疫苗案”、假冒雅培“奶粉”、“巢娭毑”月餅、水果注射甜蜜素等食品藥品輿情事件中,均做到了快速響應、積*處置,通過及時發布事態信息、實時回應群眾關切、適時邀請專家解答,有效緩解了人民群眾的緊張情緒,控制了負面輿情的蔓延,將社會影響降低到*低限度。
?
該局還建立投訴舉報獎勵機制,提高社會各界參與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的積*性,鼓勵社會監督。今年以來,食藥監部門共收到各類投訴舉報及咨詢信息10808條,其中受理2100起,兌現獎勵20余萬元。
?
宣傳有溫度
每一個窗口關愛著“舌尖安全”
?
食藥安全,關乎民生。怎樣將政府的監管思路和舉措傳遞到老百姓的心中,將專業的監管依據術語變成老百姓能聽懂的語言,食藥監部門做了大量嘗試和創新。
?
細心的市民發現,食品經營場所張貼了宣傳海報,大大小小的餐飲門店掛出了食品安全責任狀,天橋上、馬路側、酒店外,各種宣傳標語和口號在飛揚,公共媒體、微信微博甚至是每一個電子顯示屏,正成為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的宣傳窗口。
?
長沙市圍繞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和全市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實際,主動謀劃,主動發聲,切實發揮新聞宣傳引導作用,策劃專題專欄,在長沙晚報、星辰在線、政法頻道、新聞頻道等載體開設專版專欄,全面展示監管工作舉措及動態,引導了解、支持食藥監管工作,增強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的滿意度和知曉率。
?
同時創新宣傳載體,充分發揮短信群發平臺、微信公眾平臺的作用,今年以來群發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和食藥安全提醒信息1600萬余條、微信200余條,努力提高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此外,還邀請媒體、公眾參與企業開放日活動,組織市民參觀走訪學校18家、食品企業32個,讓公眾切身感受食品藥品安全現狀,傳遞食藥安全正能量。
?
通過擴寬宣傳渠道,加快傳播速度,長沙的食品藥品監管宣傳和信息發布工作,正從監管部門唱“獨角戲”變為一曲全區域、跨部門的“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