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本月初, 陜西榆林靖邊縣4000多畝 玉米被當地政府強行鏟除 事件被曝光后引起社會關注。在玉米即將成熟收獲之際,如此“大動干戈”的背后竟是農民種植的玉米父本中包含轉 基因成分。
?
為了稍作彌補,當地政府承諾向農戶每畝補償1400元。而“始作俑者”玉米種子提供者劉振國已被警方以非法經營罪拘留,涉案金額高達180萬。
?
玉米既已成熟 緣何非鏟不可
?
農民辛苦種植的玉米,在即將豐收之時,只因涉及轉基因問題便被全部“銷毀”,有不少網友表示不能理解。對此,有專家指出,轉基因作物在取得安全證書后,只有通過品種審定后才能實現產業化種植。目前國內只有一兩個轉基因玉米品種拿到了安全證書,但尚未通過品種審定。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稱,關于轉基因玉米,目前國內允許進口,但被嚴格限制在原料加工方面,不能直接用來食用。
?
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談及轉基因管理現狀時也曾表示,查處非法提供種子的原因是違反了《種子法》,其中一項就明確指出,所有向農民銷售的種子均需經過審定,不許私自制種和售賣。
?
業內人士指出,一些企業以及個別科研單位,私自從國外帶入材料在國內開展試驗。目前只有4種證書還在有效期,包括轉基因抗蟲水稻,轉基因玉米、轉基因棉花和轉基因番木瓜。
?
有媒體報道,在我國未批準進行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在國內的擴散并未停止。據農業部官方消息,2015年在新疆、甘肅、海南就曾銷毀了1100多畝違法轉基因玉米。2016年以來,遼寧省農委聯合公安、工商等部門查處、公開了3起轉基因玉米種子違法案件。今年5月,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銷毀了2000畝違法轉基因玉米。
?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郝東云介紹,所有轉基因作物無一例外都要走國家相應法規和程序,并接受地方農業廳(委員會監管,絕不允許隨意種植,即使農業部要求的試驗也不例外,這方面我國法規嚴格程度遠超美國和歐盟。
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備受關注
?
據媒體報道,目前農戶種植的轉基因作物來源主要為國外公司,且都已通過嚴格安全審定,安全性均有保證。針對“轉基因”問題,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
?
早在2014年,袁隆平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就“農業現代化與糧食安全”問題就已明確自己的態度。他指出,用來提高產量的轉基因食品問題不大,自己對轉基因的態度始終不會轉變。
?
有專家也曾表示,實際上,用來制種的轉基因作物,如玉米之類并不會直接流向市場,種子公司將玉米種子回收后,需要將父本和母本進行雜交,這樣產生的新一代的玉米種子才有商業價值,制種階段的轉基因玉米且只有制種價值。
監管體系存漏洞 群眾轉基因恐懼仍未了
?
地方部門監管缺失,是造成此次陜西4千畝轉基因玉米被鏟的主要原因之一。靖邊縣農業局負責人表示,按照相關規定,在當地進行制種的種子公司應到當地農業部門報備,登記制種的品種、面積和種植區域。
?
出現種植泛濫的情況主要問題是地方監管執法不嚴,今年春天曾有人舉報有轉基因玉米種植情況,但當時執法部門并未檢測出轉基因成分。
?
無獨有偶,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一名肄業博士舉報國家轉基因檢測中心造假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之后該院發布聲明,農業部聯合調查組將于20日進駐該院核查,會向大家說明事實情況,調查結果也將很快公布,研究所此時不便做出回應。
?
近些年來,轉基因成為民間熱議的話題之一,由于某些原因,民間甚至興起一種轉基因恐懼,催生出一股反轉基因潮流。民間的態度令中國轉基因農作物的研發及產業化舉步維艱。
?
有媒體指出,要解決轉基因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監管問題,監管的問題不解決,科研問題、產業化問題、民間轉基因恐懼問題都基本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