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檢驗檢疫局 寇巧燕
?
近年來,伴隨著國內外 農產品貿易量的劇增,我國 進境 糧食形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變化給檢驗檢疫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進口糧食在滿足國家糧食宏觀調控政策的同時,給我國農業生產、 出口貿易、生態環境乃至社會穩定造成了*大威脅。因此,加強進境糧食的檢驗檢疫工作,對進口糧食涉及的相關環節進行有效 監管,對有效防止 有害生物和 有毒有害物質的傳入,對保護我國農林生態和人民的健康方面具有*其重要的意義。
?
進境糧食檢驗檢疫工作的經濟效益
?
進境糧食采收過程機械化程度較高、采收方式粗放、存放環境簡陋,容易攜帶各類病蟲害,眾多雜草種子也容易混雜其中,有的病菌以某些雜草種子為寄主,隨著進境糧食的運輸而傳播成為外來有害生物傳播擴散的重要途徑。在進境檢驗檢疫工作中,若發現檢疫性的植物病、蟲、雜草,可以對外出證索賠。如檢驗檢疫部門曾在從沙特進口的小麥中發現了小麥印度腥黑穗病菌和毒麥超標,成功索賠14萬美元,同時避免了有害生物傳入,也就避免了由有害生物傳入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
?
進境糧食檢驗檢疫工作的社會效益
?
外來雜草普遍生命力較強,生長在田間地頭與農作物競爭光照和養分,從而影響作物產量,給農林業生產造成損失。農林業生產是涉及國計民生的支柱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國家經濟建設離不開農林業的發展,人民的衣、食、住、行也離不開農林業的發展,做好進境糧食的檢驗檢疫工作,避免外來危險性雜草的傳入,保護農業、林業生產的安全,可以為國家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和物質基礎,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
?
進境糧食檢驗檢疫工作的生態效益
?
外來入侵雜草的危害具有明顯的潛在性,在開始的一段時期內不會產生嚴重危害,但是,一旦爆發危害,*易存在后期消滅難,根治更難的問題。外來入侵雜草的危害還具有難逆轉性,會對傳入國原有物種及生態結構造成持久而長期的威脅和危害,*終將導致生態環境遭遇無法恢復的破壞。由于外來物種入侵具有兩大顯著的特點,即潛在性和難逆轉性,因此做好進境糧食檢驗檢疫工作有效防止外來雜草入侵便顯得尤為重要。
?
目前,我國的進境糧食檢驗檢疫工作面臨著一些問題與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相關法律法規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現在檢驗檢疫系統開展進境糧食檢疫工作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該檢疫法于1991年通過,實施條例于1997年施行,但我國面臨的植物檢疫形式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行的法律法規難以適應當前工作的需要。
?
檢驗檢疫專業人員不足。由于我國現有的高校中開設動植物檢疫專業的院校較少,進境糧食檢驗檢疫實際工作中的人員以植物保護專業為主,缺乏專門學習動植物檢疫的人員。
?
社會公眾對有害生物危害性認知不夠。部分地方政府、進口商、加工和使用企業對進境糧食攜帶各類有害生物的危害性認知不多、不到位,對外來有害生物可能對我國農林業帶來的危害缺乏理解,增加了疫情擴散的可能性。
?
跨區域監管協作有待加強。進境糧食存在跨省調運的問題,有的要從入境口岸調運至其他省份,這對不同省份檢驗檢疫部門提出了跨區域監管協作的新要求,需要對進境糧食調離入境口岸后的各個環節實施及時、有效、到位的監管,防止外來有害生物擴散的風險。
?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應該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檢驗檢疫工作。歐盟的植物檢疫法1977年頒布,其后進行了大大小小39次修改,我國也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根據現有國情進行修訂。同時,還應加強對進境糧食檢驗檢疫工作的前瞻性研究,逐步將依據的行業標準和合同標準過渡到國家標準,提高一線檢驗工作的有效性,降低風險。
?
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檢驗檢疫人員專業水平。鼓勵高校開設動植物檢疫專業,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安排工作時講究專業對口,確保專業的人員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植物檢疫實際工作中去。同時,加強專業培訓,提高執法水平,提升檢驗檢疫人員應對突發植物疫情的能力。
?
加強外來疫情宣傳工作,提高公眾的關注度。加大植物檢疫宣傳力度,引起地方政府、進口商、加工企業的重視,通過在糧食儲存庫和加工企業開展外來有害生物防控相關的講座,積*向公眾宣傳檢驗檢疫相關法律法規,提高防范有害生物入侵的意識,同時,提高民眾對進境糧食檢驗檢疫工作的認知程度,保證一線檢驗檢疫工作順利進行。
?
加強后續監管,形成長效的溝通聯絡機制。加強進境口岸、儲存地檢驗檢疫機構和加工地檢驗檢疫部門溝通交流,及時地相互通報進境糧食口岸檢驗檢疫、調運、儲存及加工監管情況,逐步形成長效的溝通聯絡機制,實現從口岸檢驗檢疫到定點加工的全過程監管。
?
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嚴防疫情擴散。建立國內外疫情調查分析和風險分析機制,建立疫情數據庫信息系統并隨時更新,建立快速的信息溝通和反應機制。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和國內的交流,組織對國內突發、尚未定植的外來有害生物進行監測、調查和封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