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選購臨期商品。
?
水母網7月28日訊 “買一贈一”、“買五贈三”、“半價銷售”、“超低折扣”……面對琳瑯滿目的超市促銷商品,不少市民精打細算爭先購買。然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促銷商品多是 奶制品,其中很多是即將過期的“臨期商品”。超市大多是用“買一贈一”等捆綁銷售的方式代替了產品的過期提示。
?
牛奶贈品還有5天就到期
?
家住 煙臺芝罘區的李阿姨*近有些不開心,前幾天她去超市采購,正好看見某品牌純牛奶“買1箱贈6包”的優惠活動。“箱子上的生產日期還沒過,覺得很劃算,一樣的價格多買六包。回家要喝的時候才發現,贈的6包奶還有5天就要到期了”。李阿姨無奈地說。
?
無獨有偶,留校的大三學生小楊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我平時特別喜歡喝酸奶,那天去超市看見一個品牌的大瓶乳酸菌買一贈一,想都沒想就買了,后來才發現還有不到十天就過期。”
?
除了奶制品以外,面包熟食也遇到過類似尷尬。大一學生小張前幾天匆忙買個面包當早餐。他邊走邊吃,無意間看了看面包的生產日期,“居然是保質期的*后**!”小張說。
?
臨期商品搖身變成促銷品
?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超市把快要過期的產品放在商場*顯眼的位置,或者放在同類產品的外層,以“買一贈一”或者以散裝贈品的形式出售。不少“臨期商品”捆綁著禮物搖身變成促銷品。然而,這些產品大都沒有 醒目的“臨期”標志。
?
在萊山一超市,一阿姨和女兒正在采購奶制品。記者看到,購物車里有“買一箱贈三瓶”的酸奶和一箱純牛奶。一牛奶促銷人員介紹說:“這些都是3月份生產的,保質期是6個月,因為包裝不好看所以買一送一。”阿姨說:“超市促銷的時候多買一點,比較劃算。”
?
“銷售人員一般不會主動告訴我們‘產品快到期了,要買回去盡快喝完’,往往需要我們自己去辨別。”正在選購酸奶的市民崔先生表示,不少商家會將贈品的生產日期用膠帶粘住,或者將有生產日期的一面朝下,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多數產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不在同一個地方,在消費者查找的過程中無形增加了難度”。
?
很多市民認為“贈品應和原裝的產品日期是一樣的”。其實并不是這樣。“有些贈品不僅出產日期更早,而且有時幾個贈品的生產日期都不一樣。”一市民說。
已有超市設臨期商品專區
何為臨期食品?
?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保質期為1年以上的,期滿之日前45天;保質期為半年以上、不足1年的,期滿之日前20天;保質期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滿之日前15天;保質期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期滿之日前10天;保質期16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滿之日前5天;保質期少于15天的,期滿之日前1至4天的食品,都屬于臨期食品。
?
其實,早在2012年,國家在《食品市場分類監管制度》中就對臨期產品有過明確的規定:“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在陳列場所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對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應立即停止銷售,食品的處理情況應當如實記錄。”
?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煙臺已有超市設“臨期商品”專區。萊山區一購物中心的“臨期商品”專區每天吸引不少消費者前來選購。市民劉愛麗女士就表示,臨期商品有明確的日期標注,價格又很劃算,買了很放心。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