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 食品深受 消費者青睞,但進口食品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26日國家 質檢總局公布了今年6月份查獲的234批次不合格 進境食品與 化妝品名單,其中不合格食品227批次,主要涉及 飲料、 糕點 糖果等產品。
?
羊城晚報記者 調查發現,目前以“網上代購”等形式互聯網食品經營者越來越多,消費者維權難度較大,成為 監管的難點。專家認為,今后以保稅區、自貿區直營店等形式的資源整合將會更加明顯,對于個人微商微店的進口產品消費者應盡量少買。
?
查獲:227批次進口食品不合格
?
26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今年6月份查獲的234批次不合格進境食品與化妝品名單,其中不合格食品227批次,主要涉及飲料、糕點糖果等產品。
?
此次進境不合格食品來自臺灣地區、美國、荷蘭、意大利等國家或地區,涉及飲料、糕點糖果、乳品等產品,超過保質期、包裝不合格、超范圍與超限量使用添加劑等為主要不合格原因。
?
不合格名單顯示,臺灣多款糕點與糖果包裝不合格;荷蘭多款凡爾頓華夫餅干過期;澳大利亞多款巴氏殺菌乳致病菌數超標。
?
質檢總局表示,所有不合格食品都已被退貨、銷毀或改作他用處理,未在中國國內市場銷售。
調查:微商無證代購生意火爆
?
27日,羊城晚報記者走廣州城區的吉之島、家樂福等多家大型超市發現,在進口食品區的貨架上擺滿了包括飲料、啤酒、牛奶,調味料和橄欖油,以及特色的糖果、巧克力等食品;產地來自美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泰國等國家。
?
這些進口食品外包裝上,均有簡體中文標簽,明確標注了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超市一工作人員稱,進口食品必須有衛生證書、檢驗檢疫證明,以及供應商須有相關部門出具的資質證明。
?
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互聯網絡已成為消費者購買進口商品的重要途徑,特別是以網上代購形式的微商微店占據相當比重。記者在百度上輸入“進口食品網上代購”關鍵詞,顯示出1000多萬條相關信息。
?
記者點擊進入了一家進口食品微店。該微店宣稱:無論是德國的醇厚,還是意大利的鮮美,法國的多姿多彩,日本清新自然,本店匯集9萬多種進口食品,滿足不同人群需求。記者在該店頁面上看到,銷售記錄排前幾名的是,餅干、巧克力、糖果,以及肉干、面食和飲料等等。工作人員稱,所有食品都是從當地國直接拿貨,安全質量肯定沒任何問題,每天12個文員處理接單,“逢年過節時,都忙不過來”。
?
采訪中,對于記者提出是否有相關證照時,多家網上代購商均表示:沒有!但產品質量**有保證。
?
專家:微商產品盡量少買
?
消費者權益無法得到保障。由于當下網絡監管存在盲區,所謂的代購電商為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視商品品質,侵害消費者權益:食品內夾雜異物、過期變質、破損變形現象時有發生,有的食品甚至存在安全問題。有內專家建議,消費者*好不要去個人微商微店選購進口食品。
?
該專家認為,今后進口食品保稅區、自貿區直營店將會加快在國內各地的布局,自營店、連鎖店也將加快發展,并將迅速拓展到各級城市。國內外食品資源將在地域和時間上進行有效整合,消費者可以隨時購買到自己喜愛的進口食品。
相關新聞:微店代購商無證經營被公訴
?
據通報,近期南海區食藥監局聯合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對某小區首層鋪位進行突擊檢查,發現該鋪位內存放有大量包裝上標示外文、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的進口食品。
?
經審訊,該場所的經營者承認主要通過網絡軟件與國外賣家聯系,代購貨物后郵寄回國,自己在國內通過淘寶、微店等互聯網商城進行銷售。但是無法提供該店鋪合法有效的《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證照,也無法提供上述食品、化妝品的合法進口證明文件(海關報關單、衛生檢驗檢疫證明。
?
經鑒定,涉案的進口食品貨值為300多萬元。由于當事人的行為情節嚴重,觸及刑法,該局已依法移交公安部門,目前檢察機關已對涉案當事人提起公訴。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