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 條形碼關注了燒 烤肉串和 牛羊肉卷,發現這些 食品很多都是 鴨肉“冒充”的。小伙伴們調侃:鴨子很忙,充當 牛肉、 羊肉……就是沒有做過自己。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零食—— 牛肉干。牛肉干肯定很多人都吃過,不過您吃的牛肉干是什么做的呢?您可能會說牛肉干當然是牛肉做的呀,這不是明知故問嗎?那可不一定,它們究竟是用什么做的,來看記者的 調查。
?
你吃的牛肉干是什么做的?
?
在篆新農貿市場里,一名小販把各種牛肉干擺在顯眼的位置向市民推銷。
?
記者:“多少錢一包?”
?
小販:“小包的40塊。”
?
一小包牛肉干賣到40塊錢,那么貴的價格是不是真用牛肉做成的呢?
?
記者:“是不是牛肉做的?”
?
小販:“牛肉的,相當好吃呢。”
?
記者:“是不是真的?”
?
小販:“真的嘛。”
?
小販一口咬定,牛肉干都是真的,不過這袋牛肉干是用自封袋真空包裝的,既沒有生產日期,也沒有廠名廠址,它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
記者:“哪里生產的這個?”
?
小販:“瑞麗這里,芒市,芒市的這些火燒干巴是很出名的。”
?
除了篆新農貿市場,各大超市也在銷售牛肉干,跟篆新農貿市場的牛肉干相比,超市里的牛肉干包裝得更加規范,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全部都有,記者分別從沃爾瑪超市大觀店購買了一袋四川生產的手撕牦牛肉和一袋重慶生產的麻辣牛肉,再從麻園村的小商店購買了三袋牛肉干,加上此前在篆新農貿市場購買的一袋,共六袋牛肉干。
?
這六袋牛肉干價錢從幾塊錢到幾十塊錢不等,從外觀上也看不出什么問題。
?
六袋牛肉干送檢三袋檢出問題
?
記者把這六袋牛肉干送到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命條形碼南方中心進行檢測,經過DNA提取,這6份樣品中有3份存在問題,究竟是哪三袋牛肉干出了問題,又檢出了什么動物基因呢?一起來看看。
?
在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命條形碼南方中心,工作人員把記者送檢的6份牛肉干分別進行編號,再提取少量組織,用無水乙醇浸泡清洗提取DNA,開展分子生物學實驗,通過識別DNA生命條形碼來判斷這些肉制品來源于哪種動物。
?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命條形碼南方中心副主任王文智:“準確性來說呢,只要你的DNA降解得不是那么嚴重,都能進行準確的物種溯源,百分之百進行物種溯源。”
?
專家介紹,生命條形碼技術在食品領域應用廣泛,前幾年歐洲爆發的馬肉風波,商家用馬肉冒充牛肉做成牛肉漢堡出售,*終就是通過DNA檢測識別出來的。在我國生命條形碼技術也在食品領域逐漸推廣,記者送檢的6份牛肉干樣本正是通過這項技術來進行檢測的。
?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命條形碼南方中心副主任王文智:“那我們這個就是隨機取樣,只要有其中一塊不是牛肉,就可以證明它不是全部用牛肉做成的牛肉干,這個我們科學上有個證偽的問題。”
?
在實驗室里,工作人員把記者送檢的6份牛肉干樣本隨機提取一份原料,用試劑盒進行DNA提取,然后通過DNA條形碼實驗流程,獲得擴增產物,進行序列測定,再通過國際的核酸數據庫進行數據比對,確定它的物種來源。經過DNA檢測,6份牛肉干樣本中有三份檢出了其他動物基因,其中有兩份牛肉干樣本中檢出的序列和家鴨相同。
?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命條形碼南方中心副主任王文智:“從現在這個檢測結果看,我們取的那個材料,99%以上就是鴨子。”
?
這兩份檢出鴨肉成份的牛肉干,有一袋來自篆新農貿市場。
?
記者:“是不是牛肉做的?”
?
小販:“肉的,相當好吃。”
?
記者:“是不是真的?”
?
小販:“真的嘛。”
?
還有一袋來自沃爾瑪大觀店,就是記者購買的這袋2016年1月2日生產的華記思齊香手撕牦牛肉。
?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命條形碼南方中心副主任王文智:“沒有檢測出牛肉成份來,沒有檢測到牦牛肉的成份,所以我們不能排除它沒有牦牛肉,但絕大多數是鴨子肉。”
?
專家表示,他們對這袋華記思齊香手撕牦牛肉隨機取樣,在樣本中檢測到的序列和家鴨相同,從這份樣本并沒有檢測到牦牛的DNA。
?
超市購買的牛肉干也未能幸免
?
記者送檢的6袋牛肉干樣品,有三袋檢出了問題,其中兩袋檢出了鴨肉成份,還有一袋檢出了水牛基因,究竟是哪一袋檢出了水牛肉呢?
?
檢出水牛肉的就是這袋記者從沃爾瑪超市大觀店購買的2016年2月16號生產的金角老四川麻辣牛肉。用水牛肉做成牛肉干,是否存在問題呢?
?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命條形碼南方中心副主任王文智:“我們說牛肉干就是牛做的,指的就是黃牛這個物種,這個物種黃牛屬于牛亞科,牛屬,牛這個物種,但是水牛完全不屬于牛屬這個物種,它跟黃牛的差異很遠。”
?
專家介紹,水牛屬于水牛屬,而黃牛屬于牛屬,是兩個不同的物種,經濟價值和食用價值都不一樣,如果用水牛肉制作肉制品,應該注明是水牛肉,而不應混淆概念,稱為牛肉。記者注意到,這家重慶金星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金角老四川麻辣牛肉,在天貓旗艦店的網頁介紹里所用的圖片全部都是黃牛,甚至在文字介紹中還提到了以云貴高原牦牛為原料,但在記者送檢的2016年2月16號生產的這袋麻辣牛肉樣本中,并沒有檢測到黃牛和牦牛的成份。
?
經過DNA分子生物學實驗,記者從沃爾瑪超市大觀店隨機購買的兩袋牛肉干都有問題,西昌思齊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2016年1月2號生產的這袋華記思齊香手撕牦牛肉,配料表中標注的成份是精選牦牛肉、食用鹽、白砂糖、花椒、雞精和香辛料,并沒有注明含有鴨肉成份,但經過DNA測序,專家測到的樣本序列和家鴨完全相同。記者用手撕開這塊肉干,發現它的纖維和牛肉非常相似,這又是為什么呢?
?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命條形碼南方中心副主任王文智:“即使是牦牛肉,牦牛它身上的纖維也是不一樣的,它不是所有地方的纖維都一樣,包含它脖子上的肉,腿上的肉,和它的胸肌的肉,它的纖維的組成都不一樣,然后鴨子也是一樣的,比如說它胸脯的肉,和它翅膀上的肉,纖維的組成是不一樣的,所以很有可能它用鴨的胸脯肉來冒充牦牛肉干,那么它的纖維看起來是比較類似,感官上。”
?
而在重慶金星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2月16號生產的這袋麻辣牛肉中,配料表中列明的成份是牛肉,但實際檢測出的DNA屬于水牛屬的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