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后一點都不勇敢了。” ?
劉勇在 烏魯木齊縣小渠子鄉 天山村一處建筑工地打工,7月19日22時,因誤食路邊采摘回來的毒蘑菇中毒,他和17名工友被送至自治區中醫醫院、烏市友誼醫院,目前除劉勇外,其余17人經治療已出院。
?
“唉……當初采的時候就怕有毒蘑菇,所以專門挑長得一般、不顯眼的,沒想到還是中毒了。”44歲的劉勇后悔莫及地說。
?
劉勇告訴記者,7月19日17時,因當天休息,他和工友就到小渠子鄉附近轉悠,發現有一處草坪上和樹根下長著很多帶著小傘的 野蘑菇,野蘑菇大多同拇指粗細,白色的、灰色的都有,頂部有個小尖尖,單個成長,心血來潮下,他和工友找來一個小塑料袋,兩人一起采了四五百克蘑菇。
?
當天20時許,劉勇采摘的野蘑菇經清炒后端上了餐桌,因為味道鮮美,工友們都特愛吃,18個人很快吃光了滿滿一盤野蘑菇,劉勇甚至將湯汁拌入米飯中吃掉了。
?
沒想到,僅僅20分鐘后,劉勇突然覺得全身難受,暈暈乎乎的,惡心干嘔,發冷出汗,汗水很快打濕了他的衣服。
?
“還拉肚子,十幾分鐘去了3趟廁所,后來其他工友也出現了這些癥狀,工地負責人趕緊把我們送到醫院來了。”劉勇說。
?
另一名采蘑菇的工友樸禮奎告訴記者:“洗胃太難受了,我聽說有人吃蘑菇中過毒,就沒敢采那些花花綠綠的,可還是遭罪了。”
?
據自治區中醫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張新軍介紹,19日22時許,有11名工人因食物中毒送到急診科,其中一名13歲兒童,兩名婦女,大部分人中毒癥狀較輕。經過救治,至昨日凌晨2時,10名工友脫離危險并出院,劉勇則轉至重癥監護室觀察。
?
記者從烏市友誼醫院了解到,另外7名工友也已脫離危險于昨日早上出院。
?
據張新軍介紹,今年7月以來,醫院接診了20多例誤食野菜、野蘑菇中毒的病例,此次是中毒人數*多的一次。
?
繼續閱讀
蘑菇中毒有5種類型
?
亞心網訊(記者 夏莉涓針對近期**接連發生的野蘑菇中毒事件,烏市食藥監局近日發布預警信息,希望市民能夠加強自身防護,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通常來說,每年的7月—9月是蘑菇的主要生長期,也是市民的中毒高峰期。
?
“毒蘑菇內的毒素物質非常復雜,菇體內所含的毒素種類、含量,會因季節、生態環境而異。”烏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醫學上對野生蘑菇中毒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和解毒劑,所以一旦服用野蘑菇中毒,死亡率*高。
?
這名負責人介紹說,一般情況下,食用野蘑菇導致的中毒類型有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臟損害型、呼吸循環衰竭型5類。
?
“與可食用蘑菇相比,毒蘑菇沒有明顯的標志。”烏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因不同蘑菇的大小、形狀、顏色、花紋等變化多端,判斷野生蘑菇是否有毒是非常困難的,需要運用專業知識及借助一定的儀器設備才能分辨,“因此,防止毒蘑菇中毒的*好方法就是不要隨意采摘、食用”。
?
這名負責人說,市民一旦誤食毒蘑菇后出現頭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或其他不適癥狀,要立即采用簡易方法進行催吐處理,并盡快送到醫院救治,同時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
目前,我國已發現毒蘑菇180多種,其中*毒致死的近30種。而 新疆已知的蘑菇種類有300多種,其中近五分之一帶有毒性,其中裂絲蓋傘、豹斑鵝膏、黃斑蘑菇、塊鱗灰毒鵝膏、毛頭鬼傘、毒蠅鵝膏等6種毒蘑菇*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