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膠東在線7月13日訊(通訊員 于馨杰 趙丹丹 近期,天氣逐漸炎熱,空氣濕度大,適合
炎炎夏日,本身就是各種食源性疾病的高發季節,加上近來全國各地由于暴雨肆虐,更容易出現痢疾、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的情況。芝罘區疾控專家介紹,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病率的前列,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和安全。導致食源性疾病的原因食品以植物類食品為主,其次為動物類食品。植物類食品主要是毒蘑菇、糧食和蔬菜;動物類食品主要是肉制品和水產品。據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顯示,我區食源性疾病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節,導致食源性疾病發生的可疑食物主要為肉及肉制品、水產動物及制品、水果,主要致病菌為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致瀉性大腸埃希菌等。
在此,芝罘區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廣大市民,夏季預防食源性疾病應從四方面入手,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病從口入”。原料選購要把關。夏季選購食物時,應買安全衛生的食品。購買食品時要仔細辨別生產日期、保質期及保存條件;不吃無標識的、食品包裝漲袋、漏氣,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減少購買路邊攤販出售的自制熟食、涼拌菜、豆制品等高危食品。外出就餐時,要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飯店,還要防止昆蟲、老鼠等有害生物進入廚房接近食物。
加工海鮮要煮熟熱透。夏季是市民、游客吃海鮮的好時機。加工海產品若處理不當,容易發生食物中毒。一些市民認為海鮮鮮活就不會發生食物中毒,只有腐敗變質的海產品才能引發食物中毒,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海鮮中導致腹瀉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這些病菌生命力非常頑強,在抹布和砧板上也能生存1個月以上,加熱80℃以上才能殺滅。除了自身所帶細菌外,海鮮中還可能存在寄生蟲卵以及加工過程帶來的病菌和病毒污染。防止副溶血性弧菌入侵,應當遵循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品安全五要點”。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保持清潔;生熟食物分開切、分開儲存;把食物燒熟煮透,并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同時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此外,副溶血性弧菌生命力頑強,預防的關鍵措施是不生吃海產品,同時防止交叉污染。
隔夜飯菜,要冷藏。日常做菜,盡量本著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則,盡量不剩飯菜,不吃剩飯。尤其是在高溫高濕的夏季,食物特別容易變壞。未吃完的食物一定要在冰箱里冷藏保存。各種蔬菜加熱后,放置的過程中,都不同程度產生亞硝酸鹽,且放置時間越長,亞硝酸鹽的含量越高。在低溫下存放比在室溫下存放,亞硝酸鹽的含量要少得多。雖然冰箱對食品有防腐保鮮作用,但并不意味冰箱是食品安全的“保險箱”,因為冰箱中可能有一些嗜低溫的細菌存在,如耶爾森氏菌、單增李斯特菌。這類細菌隨未再加熱的食品進入結腸后,可使結腸黏膜脫落,發生腫脹,引起廣泛炎癥,出現劇烈的腹痛、臍周陣發性絞痛,大約2-3天才能恢復。因此,冰箱存放食物時,注意生熟分開,而且*好用保鮮膜包好,以防食物在冰箱內交叉污染。熟食在食用前要徹底加熱,使食物保持滾燙(60℃以上,可以減緩或遏制微生物滋生。同時,定期對冰箱進行清洗、消毒,減少細菌滋生。
夏季飲食,勿要過分“貪涼”。夏天別為逞口舌之快過分“貪涼”。當較熱的人體突然食用過于寒涼的食物后,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癥狀。如飲食不節制、經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再加上現代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很多人群都容易出現脾胃虛寒。特別在劇烈運動后,吃飯前都應少食或勿食冷飲,切忌冷熱交替。食用冰鎮食品時,盡量在常溫下放置半個小時再食用,同時必須嚴格控制食用的量。
此外,區疾控中心專家提醒,一旦發生食物中毒,要做到五點?!巴!保毫⒓赐V故秤每梢芍卸臼澄铮弧霸纭保罕M早把病人送住就近醫院診治;“?!保罕A艉每梢墒澄锖屯聻a物;“報告”:及時向當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報告;“配合”:積*配合有關人員的調查,有利于盡早做出診斷。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