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防腐劑”消毒 民居內產知名餐廳濕巾?
雨花臺區衛生監督所:將調查這些濕巾去向
?
□金陵晚報記者 王芃
?
濕巾是各家 飯店的必備,有市民向金陵晚報全媒體報料中心報料稱,在雨花臺區板橋新城王家山,一民居內正在生產濕巾,該作坊無證無授權,加工的濕巾供應給南京市面上十多家知名 餐飲公司。
?
記者現場撥打雨花臺區衛生監督所電話,工作人員趕到現場進行調查執法。
1
記者
暗訪
工作人員赤手疊紙巾
?
7月11日上午,記者根據報料人提供的信息,在雨花臺區板橋新城王家山找到了這處民居,并以濕巾購買人的身份**進行了暗訪。
?
記者推開鐵門,走進這座民居,穿過一個類似倉庫的棚子,向右轉身,進入一個約20平方米的小屋子,房間內擺放了大量的干毛巾。
?
兩名工作人員正在操作臺上整理毛巾,沒有戴手套,周圍也沒有其他消毒設施。
?
“我們這濕巾7毛錢一包。”女子看記者想買濕巾,很熱情地說,“我們給很多家酒店供貨,質量沒問題。”
?
那么,這里是批發濕巾還是自己生產濕巾呢?女子回答,“我們這里都是從上海一家公司進的貨。”同時她指著嶄新的機器說,“有時候我們也自己做點,**大約一兩千條。”
?
2
記者
調查
泡“防腐劑”給紙巾消毒
?
上午10點15分,記者撥通雨花臺區衛生監督所電話反映此事,隨后記者再次進入民居,表明身份采訪。
?
進入堆滿原料和成品的小屋子,記者**發現兩個方形金屬容器,半人高。打開蓋子,一陣刺鼻的味道撲面而來,聞起來像消毒水。里面密密麻麻泡著疊好的濕巾。記者粗略數了下,每個容器中約有數千條正在浸泡的濕巾。
?
在金屬容器旁邊,是幾大罐液體,外包裝寫著“防腐保存劑”。
?
按照女子的說法,將干毛巾剪切疊好、浸泡防腐劑、封包,就是濕巾加工的三個主要環節。
?
在不大的屋子里,記者從柜子里發現三十多桶封包紙,上面有著多家飯店的LOGO,房間內也存放了數十種濕巾包裝,包括不少知名的飯店。
?
在縫包機出口處,兩個紙盒幾乎堆滿,里面都是已經封包好的濕巾,上面打著生產日期“2016年7月1日”。這些濕巾只要再裝進不同LOGO的包裝袋,外觀上就與正式出售的濕巾沒有區別了。每包濕巾7毛錢左右,放上餐桌,濕巾包裝袋上寫著“售價兩元”。
?
這里沒有任何消毒設備,生產區里也沒有國家規定的更衣室、洗手池、消毒池與緩沖區。“我們這里不正規,沒有證件,但是做法都是一樣,只是沒有衛生許可證,要找個好廠房。”女子坦言。對此,該女子表示,這里的環境的確不合格。
?
3
老板
解釋
“我們只是磨合機器試加工”
?
對于他們在此生產有無合法手續,該女子表示,具體情況她不清楚,他們只是從上海公司批發濕巾,在南京轉售。
?
記者隨后撥打上海公司電話,客服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在南京既無分公司,也沒有代理點,他們的產品都是直接發給各家餐飲機構的。
?
記者等待多時,一名自稱是男主人的年輕男子趕了過來。“我之前是該公司的業務員,*近由于利潤太低,我們想自己做,跟公司也請示過的。”該男子表示,家里的機器是新買的,但他們并沒有生產。記者看到的現場,只是他們為了磨合機器,了解性能做的“試加工”。
?
當著記者的面,男子為證清白,撥打了上海公司負責人易先生的電話。該負責人在電話里告訴記者,該男子確實為其公司業務員,但他們只提供了上半年的產品。男子曾表示希望在南京做加工,但他們還沒有給予正式的授權,也不知道男子是否已經投入生產。
?
該男子表示,公司的授權、衛生部門的相關流程他們正在辦理之中。
?
衛生監督所
將調查濕巾是否流入市場
?
接到記者的反映,雨花臺區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來到現場。
?
在執法人員的要求下,男子**提供了營業執照。執照上明確規定,經營范圍是批發和零售,不包含生產。
?
通過調查,執法人員給出了現場調查結果,“**,這里的房屋太小,不符合作為生產地點的條件,他們也沒有任何可以生產的證件,所以這里是不允許做加工的。”
?
執法人員表示,生產消毒濕巾必須有衛生部門下發的消證字號衛生許可證才能生產。生產區內應配置有效的防塵、防蟲、防鼠設施,還必須配置生產和質檢設備,有完整的生產和質檢記錄,而這家作坊一樣都不具備。
?
同時,執法人員也表示,雖然男子再三強調他并沒有在此做生產,只是“調試機器,試生產”,但實際情況與男子描述存在明顯的邏輯矛盾。
?
“調試機器用不了這么多的量。我們已經下達了衛生監督意見書,如果他要生產,要取得合法手續。”該執法人員同時表示,“我們還要加強檢查,一旦發現違規生產,堅決查處。”
?
執法人員表示,對于民房內的濕巾產品是否已經流入市場,他們將做進一步的調查。對此金陵晚報也將持續關注。